[实用新型]基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磁场强度检测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9904.1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牛龙飞;周国瑞;马志强;苗心向;袁晓东;刘昊;蒋一岚;刘青安;李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3/032 | 分类号: | G01R33/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郑健 |
地址: | 621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模 多模 光纤 结构 磁场强度 检测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场强度检测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磁场强度检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磁场测量对于科学、军事、工业应用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磁场传感器是以电测试原理为主,如电磁感应原理和霍尔效应,但作为电测仪器的传感器往往易受电磁干扰,易腐蚀,无法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因而光学式的磁场传感器越来越来受关注。光纤作为一种本质绝缘的材料在磁场传感方面有着独有的优点,除了不受电磁干扰还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易于形成分布式测量等优点,也能工作在高温、高压、强磁场、腐蚀性环境等特殊场合,与电类传感器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目前已公开的光纤磁场传感器一般采用光纤与磁流体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大多需要复杂且精密的制作工艺,并且集成度不高导致其稳定性较差,因此,一种制作简单、灵敏度高、集成度高且稳定可靠的磁场传感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磁场强度检测传感器,包括:
第一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单模光纤的输出端熔接;所述多模光纤的表面附着超磁致伸缩材料层;
第二单模光纤,其输入端与所述多模光纤的输出端熔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单模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的直径均为125μm、芯径均为8~10μm。
优选的是,所述多模光纤为小芯多模光纤;所述小芯多模光纤的长度为3~10mm、直径为125μm、芯径为50~125μm。
优选的是,所述超磁致伸缩材料层为铽镝铁超磁致伸缩材料层。
优选的是,所述超磁致伸缩材料层的厚度为1~10μm。
优选的是,所述超磁致伸缩材料层采用粘贴法或真空磁控溅射方法附着在多模光纤的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采用光纤熔接技术进行无偏心熔接;所述第二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采用光纤熔接技术进行无偏心熔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磁场检测传感器,当宽光谱光源发出的光在第一单模光纤中传输,进入多模光纤中形成多模干涉,部分波长的光在其中形成波谷,而后进入第二单模光纤中继续传输,当带有超磁致伸缩材料层的多模光纤处于磁场环境中导致超磁致伸缩材料发生微小形变及波导折射率变化从而影响多模光纤的波导干涉条件变化,导致谐振波长的偏移,依据谐振波长的偏移量,获得磁场的变化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磁场强度检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结构的磁场强度检测传感器,包括:
第一单模光纤1;
多模光纤2,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单模光纤1的输出端熔接;所述多模光纤2的表面附着超磁致伸缩材料层3;
第二单模光纤4,其输入端与所述多模光纤2的输出端熔接;
其中,所述第一单模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的直径均为125μm、芯径均为8~10μm;所述多模光纤为小芯多模光纤;所述小芯多模光纤的长度为3~10mm、直径为125μm、芯径为50~125μm。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将附着有超磁致伸缩材料层的磁场强度检测传感器置于磁场中,磁场强度发生增大或减少,会导致有超磁致伸缩材料薄膜发生伸长或缩短,从而引起多模光纤纵向长度产生微小形变,使得谐振波长发生偏移,导致多模光纤中形成的干涉信号发生变化,最后信号被铟镓砷-光电探测器接收,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即可反推外部环境磁场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9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