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管的连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0213.3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2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潘朝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禾特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0 | 分类号: | F16L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管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管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塑料管一般是以合成树脂,也就是聚酯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以“塑”的方法在制管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由于它具有质轻、耐腐蚀、外形美观、无不良气味、加工容易、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作房屋建筑的自来水供水系统配管、排水、排气和排污卫生管、地下排水管系统、雨水管以及电线安装配套用的穿线管等。现有塑料管一般结构较短,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所需,对于大型管道的设计需要,往往需要把塑料管连接在一起才能满足需求。
目前,常见的塑料管联接方式是采用焊接方式,焊接又分为两管对焊和采用塑料管接进行热熔套焊。两管对焊是借助特定的设备使塑料管的端部融化,融化后的塑料管端头快速融合焊接在一起,利用塑料管接套焊的方法与两管对焊相类似,只是塑料管融化的部位是塑料管接的内壁和塑料管的外壁。不管是对焊还是套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焊接需要借助特定的设备,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不便于在狭隘空间下进行操作,同时焊接设备必须具备特定的电源,不便于在野外操作;二是因为矿井下防爆要求很高,一般热焊接设备达不到矿用防爆隔爆要求,无法在矿井下使用;三是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性,由于焊接需要进行热熔套焊,所以常需要将塑料管的端头融化,融化产生高温就容易带来烫伤的问题;最后,由于塑料管的材质原因,在塑料管的加工过程中会在热熔器周围产生大量的有害烟气,不仅会污染环境、降低空气质量,而且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管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方式使用寿命长,抗冲击性能高,耐腐蚀无污染,性能高;该连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机械连接,无明火,可以安全在煤矿井下使用;该连接方式工期短,无需对安装人员进行培训,且无需特殊的设备支持,时效性高;操作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管的连接机构,包括塑料管和塑料管接,所述塑料管接采用PE塑料制成,所述塑料管接设置在两个需要连接的塑料管中间,所述塑料管接两端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塑料管接的左右两端内部均设置有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设计为“匚”字型结构,所述工装夹具的上下两端对应塑料管接上螺纹孔的位置也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塑料管和塑料管接均为圆柱型形状,所述塑料管接的直径大于塑料管的直径,所述塑料管接与塑料管的交界处周围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塑料管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套,所述工装夹具通过螺丝与塑料管接连接,所述工装夹具一侧中央位置设置有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使用的是弹性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采用SIL硅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丝使用的是六角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固螺栓与螺纹孔的连接处设置有垫片,且所述垫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垫片上设置有减震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橡胶套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塑料管的连接机构通过设置紧固螺栓和工装夹具,可实现塑料管的连接功能,手动松紧紧固螺栓即可完成对塑料管的连接,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设置PE塑料材料的塑料管接,PE塑料材料具有抗静电, 阻燃功能好,耐腐蚀性能好的优点,可以广泛用在各种复杂环境中,通过设置密封圈,提高了该塑料管的连接机构的密封性,设置防滑橡胶套,增加了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通过设置定位孔,实现了塑料管连接时的定位功能,整个塑料管的连接机构,采用机械式的连接方法,避免了焊接时热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问题,增加了塑料管连接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对操作员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整体上来说,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该连接方式使用寿命长,抗冲击性能高,耐腐蚀无污染,性能高;该连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机械连接,无明火,可以安全在煤矿井下使用;该连接方式工期短,无需对安装人员进行培训,且无需特殊的设备支持,时效性高;操作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滑橡胶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丝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禾特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禾特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0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