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备转接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0867.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皮立强;刘遥;梁钰;师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转接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艺设计,特别是指一种设备转接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试验产品在进行环境试验考核时,按照试验大纲需要对产品进行实时数据监测,现有测试电缆受到产品试验环境条件中的高低温(高温70摄氏度,低温-40℃试验条件)以及使用不同线缆等因素影响,使得试验产品测试数据不稳定,数据一致性较差,严重影响到试验测试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同时产品与测试设备的连接一般需要设计工装及线缆,不同产品需要制作不同测试电缆,导致成本增加,耗费时间与人力,使得试验周期加长。另外试验设备高低温等环境下,试验人员不能在箱内测试。鉴于上述原因,迫切需要设计制作一种转接测试装置,使通用的设备连接更加快捷、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设备转接测试装置,能够保证产品测试数据的稳定性,且使用时快捷、方便。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设备转接测试装置,包括产品测试转接盒、接线端子转接盒以及专用连接线缆:所述产品测试转接盒与所述接线端子转接盒通过所述专用连接线缆连接;所述产品测试转接盒设置有第一插头,用于与外置试验产品的插头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转接盒设置有接线端子,用于与外置测试仪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专用连接线缆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插头,用于与所述接线端子转接盒连接;所述专用连接线缆的另一端设有至少四个第三插头,用于与所述产品测试转接盒连接。
优选的,所述产品测试转接盒还包括产品测试转接盒盒体、第一电连接器以及第一中间线缆:所述产品测试转接盒盒体为一面带有面板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插头设置于所述产品测试转接盒盒体的面板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与所述产品测试转接盒盒体的面板相邻的侧面上;所述第一中间线缆设置于所述产品测试转接盒盒体内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转接盒还包括接线端子转接盒盒体、第二电连接器以及第二中间线缆:所述接线端子转接盒盒体为一面带有面板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接线端子均匀地设置于所述接线端子转接盒盒体的面板上;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接线端子转接盒盒体的面板相邻的侧面上;所述第二中间线缆设置于所述接线端子转接盒盒体内部,用于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头的数量至少为三十个,所述第一插头为四芯插头。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至少为一百二十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插头为120芯插头,所述第三插头为30芯插头,所述专用连接线缆为120芯连接线缆。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连接线缆、第一中间线缆以及第二中间线缆采用耐高低温线缆,所述专用连接线缆与第二插头以及第三插头的连接、所述第一中间线缆与第一插头以及第一电连接器的连接、所述第二中间线缆与第二电连接器以及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的方式。
优选的,所述设备转接测试装置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用于将第一电连接器以及产品测试转接盒盒体的面板固定于所述产品测试转接盒盒体上,将第二电连接器以及接线端子转接盒盒体的面板固定于所述接线端子转接盒盒体上。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转接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各接线端子独立不连接,测试线在线缆盒内不会接触,有效避免各线路的短路问题;每个测试点直接绝缘,保证测试过程测试数据一致性;接线端子达到120个,能有效的对多点产品进行测试,其通用性高于专用转接设备;该设备能够提高产品测试的效率,节省时间成本、人力资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设备转接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用连接线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未经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0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