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油脱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1798.0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0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赖育挺;赵鹏;郭华军;许凯;王增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0 | 分类号: | C10G33/00;F25B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脱水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脱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原油脱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原油脱水工艺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原油含水量低时,脱水相对简单,但随着产能增加,注水量增大,原油中的含水量不断增加,因此,脱水相对较难。而脱水温度成为影响脱水效果的重要因素。脱水温度过低,原油粘度大,水分子热运动不剧烈,不利于水分子的聚集沉降,脱水效果差;脱水温度过高,脱水效果不会明显提高,反而加大能耗。
原油终端的热能利用主要是以油田伴生气为加热炉原料,通过加热炉、水浴炉或导热油系统,为原油加热,以提高原油的脱盐脱水效果。这些能量利用方式不仅热效率低,而且化石能源的消耗量高。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原油脱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原油脱水处理系统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原油脱水处理系统,该原油脱水处理系统在保证原油脱水合格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优化换热网络,做好余热回收,减少设备投资,节能降耗。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原油终端中含有丰富的余热资源,每天产出大量稳定的余热污水,温度高达55-65℃。现有技术中均是将此部分污水直接排出,并未对其热量进行有效利用,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提供一种新的原油脱水处理系统,对这部分污水的能量进行有效利用,并结合热泵系统替代原来的燃气加热炉系统,来为原油加热。在保证原油脱水合格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优化换热网络,做好余热回收,减少设备投资,节能降耗。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油脱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三相分离器、第一原油换热器、沉降系统、第二原油换热器、软化水-污水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三相分离器用于将原油分离得到第一脱水原油和第一污水;
软化水-污水换热器用于将第一污水和第二污水与第一软化水进行换热得到第一升温软化水;
热泵系统用于采用第一升温软化水和燃气将第二软化水加热得到升温软化水;
第一原油换热器用于将第一脱水原油与部分升温软化水换热得到第一升温脱水原油;
沉降系统用于将第一升温脱水原油进行沉降得到第二脱水原油和第二污水;
第二原油换热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脱水原油与剩余部分升温软化水换热得到第二升温脱水原油。
优选地,所述沉降系统包括串联的一次沉降罐和二次沉降罐。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污水储罐,所述污水储罐用于存储第一污水和第二污水。
优选地,软化水-污水换热器与污水储罐连通,用于将软化水-污水换热器换热后的得到温度降低的污水循环至污水储罐循环利用。
优选地,所述热泵系统为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系统。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原油缓冲罐,所述原油缓冲罐用于存储第二升温脱水原油。
优选地,第一原油换热器和第二原油换热器均与热泵系统连通,用于将第一原油换热器和第二原油换热器换热后得到温度降低的软化水循环至热泵系统循环利用。
优选地,热泵系统与软化水-污水换热器连通,用于将热泵系统换热后得到的温度降低的软化水循环至软化水-污水换热器循环利用。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通过管线连通的软化水储罐和软化水增压泵,软化水储罐和软化水增压泵用于提供系统所用软化水。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油脱水处理系统,采用热泵系统结合余热污水的热量利用替代了原来的燃气加热炉系统为原油加热,在保证原油脱水合格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优化换热网络,做好余热回收,减少设备投资,节能降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原油脱水处理系统。
附图标记说明
1-三相分离器21-第一原油换热器22-第二原油换热器
31-一次沉降罐 32-二次沉降罐4-污水储罐
51-软化水-污水换热器52-热泵系统6-原油缓冲罐
7-软化水储罐8-软化水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1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北斗的旅游小船监管终端
- 下一篇:基于GPRS的船位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