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面叉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3761.1 | 申请日: | 201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3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芬 |
主分类号: | A47G21/02 | 分类号: | A47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柄 叉头 叉子 条缝 本实用新型 弧形弯钩 相邻叉齿 装置结构 半圆状 叉齿 弯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面叉子,包括一叉柄和连接在叉柄前端的叉头,所述叉头包括若干个叉齿,所述叉头与叉柄的连接处设置有条缝,该条缝与两个相邻叉齿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叉柄后端底部设置有弧形弯钩。所述弯钩呈半圆状。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面叉子。
背景技术
经常吃桶装泡面的人都知道,泡面时存在两个比较不方便的地方,一是酱包不好挤,酱汁容易沾到手上,不易清洗,二是泡面时希望桶盖(塑料封面)能够盖住桶口,这样泡的效果更好,但是该塑料封面撕开后就会卷翘,除非弄个物品盖住桶口,不然不好处理;目前有一些专利有涉及到这两个问题,但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使用效果并不好,一个是挤酱包,都是将挤酱包的缝口设计在叉柄后端,这往往就导致了挤完酱包后,酱汁粘附在叉柄后端了,该处又是使用叉子的手持处,不得不还得去冲洗叉柄,实在不方便;二是泡面桶外侧壁顶部设置有环形圆柱,这些专利的叉子后端设置的卡扣之类的结构,根本无法将封面和桶壁很好的封合,泡面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泡面叉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泡面叉子,包括一叉柄和连接在叉柄前端的叉头,所述叉头包括若干个叉齿,所述叉头与叉柄的连接处设置有条缝,该条缝与两个相邻叉齿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叉柄后端底部设置有弧形弯钩。
进一步的,所述弯钩呈半圆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可以方便挤酱包,酱汁粘附在叉子上也不会影响使用,同时本叉子可以很好的封住塑料封面和桶口,泡面效果更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叉柄,2-叉头,21-叉齿,3-条缝,4-弯钩,5-泡面桶,51-环形圆柱,52-塑料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泡面叉子,包括一叉柄1和连接在叉柄前端的叉头2,所述叉头包括若干个叉齿21,所述叉头与叉柄的连接处设置有条缝3,该条缝与两个相邻叉齿间的间隙相连通,所述叉柄后端底部设置有弧形弯钩4。
本实施例中,所述弯钩呈半圆状。其内径大于或等于圆柱外径。
使用时,先将酱包撕开一个口子,然后将未撕口的一端从条缝穿过,一手捏住叉头前端,稍微夹紧条缝最好,用另一手一拉酱包,酱料就挤出来,即便叉头和叉柄前端粘附酱汁,伸进泡面桶5搅动一下即可,不影响使用;用开水泡面时,盖住塑料封面52,用叉柄的弯钩勾住泡面桶顶部的环形圆柱51,叉子本体压住封面上方,这样就保证封面盖住桶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芬,未经张旭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3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