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绝缘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5146.4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1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胜;苏明;陈骥飞;程邦保;李超锋;高叶俊;杨甜甜;谢亚恒;李友营;许建均;王刚;朱亚峰;张森;王建圣;王闯;叶周;薛明浩;唐江;姜锦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60 | 分类号: | H01B17/60;E06B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屏蔽门 绝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绝缘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多,城市公共交通受到了严峻考验。修建地铁或轻轨已是大城市基础建设的必要内容。目前,有22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2764公里。近期国家发改委提出了68个2015年—2017年拟新开工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重大项目,我国已经有39个城市经国务院批准建设了地铁,总规划里程超过7300公里。
随着全国地铁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乘坐地铁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地铁安全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地铁车辆是由直流电机牵引,钢轨作为回流轨,且钢轨与大地绝缘,当列车进站时,钢轨与大地之间可能产生较大的电位差。因此,为了确保乘客上下车时不产生跨步电压,并防止列车进出站时乘客触摸站台屏蔽门发生危害或不适,站台屏蔽门边缘区域需要进行绝缘处理,且门体与轨道保持等电位,以此来达到安全、舒适、节能的候车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良好绝缘性能、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的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绝缘件。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绝缘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弧形件,第一、第二支撑部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弧形件包括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第一、第二边部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撑部连接,第一、第二边部之间为连接部,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粘结在第一、第二支撑部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弧形件均由不燃材料制成。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为一体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第二支撑部由1200mm*125mm*5mm的板块90°弯折形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部垂直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中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尺寸为1200mm*125mm*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尺寸为1200mm*50mm*5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部将第一支撑部分成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弧形件包括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第一弧形件设置在第一底板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第二弧形件设置在第二底板和第二支撑部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件与第二弧形件关于第二支撑部对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不燃材料为不燃的聚碳酸酯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弧形件所用的材料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绝缘件可以有效解决绝缘层90°翻边造成底部空隙,避免后期面材铺贴产生空鼓、铺贴不牢现象。该支撑部为不燃材料制作,制作加工方便,材料强度高、绝缘性能好、造价低,铺贴方便,与绝缘层粘结性能好,弧形设计使绝缘层粘结材料与支架满粘无空隙,从而支撑强度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的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绝缘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的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绝缘件的双边支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绝缘件包括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和弧形件3,第一、第二支撑部1、2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弧形件3包括第一边部31和第二边部32,第一、第二边部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撑部1、2连接。第一、第二边部之间为连接部33,第一边部31和第二边部32粘结在第一、第二支撑部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和弧形件3均由不燃材料制成。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绝缘层90°翻边造成底部空隙,避免后期面材铺贴产生空鼓、铺贴不牢现象。该支撑部为不燃材料制作,制作加工方便,材料强度高、绝缘性能好、造价低,铺贴方便,与绝缘层粘结性能好,弧形设计使绝缘层粘结材料与支架满粘无空隙,从而支撑强度得到保障。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为一体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51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变流器用穿墙套管
- 下一篇:一种双电阻芯铝壳电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