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门机轨道的电缆沟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8951.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3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侯博;孙洪亮;何展国;沈孝贤;蒋宗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H02G3/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门机 轨道 电缆沟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涉及其中的电缆沟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发电进水塔顶部布置有电缆沟、油管沟、水位计坑、门机、启闭机房、栏杆、照明路灯等,门机为起吊闸门的主要设备,运行过程中荷载较大,所以门机轨道槽埋件多、应力复杂。顶部电缆沟、油管沟、水位计坑在设计时,为了门机轨道结构的稳定性,通常会避开门机轨道布置。
但是,在某些场合,发电进水塔启闭机房的供电,由场外配电中心经塔顶承重桥电缆沟引入,受启闭机房布置及塔顶场地的制约,传统的电缆沟布置无法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门机轨道的电缆沟布置结构,能够不受场地制约,穿门机轨道布置,并减小对门机轨道结构的影响。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门机轨道的电缆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沟穿门机轨道布置,进水塔顶部的门机轨道的安装基座下方,在电缆沟穿过的位置埋设成组设置的多根供电缆穿过的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和门机轨道安装基座两侧的电缆沟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所处的高度高于门机轨道安装基座两侧的电缆沟的底部,且在对应所述电缆沟的底部,门机轨道安装基座在所述穿过位置埋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两端分别和门机轨道安装基座两侧的电缆沟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成组设置的多根钢管呈阵列式排成多层。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既充分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电缆铺设的需求,也不影响门机轨道埋件安装,减小对门机轨道整体结构影响,且容易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沟布置结构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也即图2的A-A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沟布置结构实施例的横剖面示意图,也即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利水电工程穿门机轨道的电缆沟布置结构,电缆沟3穿门机轨道2布置,进水塔1顶部的门机轨道2的安装基座下方在电缆沟3的穿过位置埋设成组设置的多根镀锌钢管4,作为供电缆穿过的钢管,所述钢管4的两端分别和门机轨道安装基座两侧的电缆沟连通。
所述钢管4所处的高度高于门机轨道安装基座两侧的电缆沟的底部,且在对应所述电缆沟的底部,门机轨道安装基座在所述穿过位置埋设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的两端分别和门机轨道安装基座两侧的电缆沟连通。
所述成组设置的多根钢管4呈阵列式成两层,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排成其它的多层。所述钢管和门机轨道垂直。
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8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