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扭防松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9076.X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5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荣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12 | 分类号: | F16B37/12;F16B3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3143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扭防松 螺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具体讲是一种高扭防松螺母。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超薄、超大屏幕的平板电视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平板电视机中的各零部件之间大多通过螺钉和螺母紧固连接,由于受到平板电视机整体厚度及美观的制约,应用在电视机中的螺母体积都相对较小,并且嵌装在塑料材质的零件中,依靠内腔设置的内螺纹与螺钉配合连接,从而起到紧固作用。虽然螺母适应了平板电视机的发展,但当其与螺钉配合对电视机各零部件进行紧固时,经常会发生螺钉松动的现象,尤其在电视机运输过程受到振动时,螺钉松动的会更加明显,这给电视机的后续正常使用带来不良影响。此外,当嵌入到塑料零件中的螺母受到稍大拉力时,螺母还存在脱离塑料零件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与螺钉实现可靠紧密连接,避免螺钉松动,还可有效增大与塑料零件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与塑料零件脱离的高扭防松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高扭防松螺母,包括圆柱体,圆柱体的内腔开设有螺纹通孔,圆柱体的外壁顶部圆周均布有若干第一锯齿形凸起,第一锯齿形凸起的厚度为2mm,圆柱体的外壁中部圆周均布有若干圆环形凸起,圆环形凸起的外圈直径为5mm,圆环形凸起的壁厚为1.2mm,圆柱体的外壁下部圆周均布有若干轴向条形凸起,轴向条形凸起的长度是圆柱体轴向长度的1/3,轴向条形凸起的横截面呈梯形,圆柱体的外壁上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轴向开口槽,轴向开口槽的轴向长度是圆柱体轴向长度的2/3,轴向开口槽的宽度为3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扭防松螺母,其中,所述圆柱体的顶部设有两个半圆形凸起段,两个半圆形凸起段沿轴向开口槽对称设置,半圆形凸起段的轴向长度为2mm,两个半圆形凸起段的内壁顶部均设有倒角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扭防松螺母,其中,所述圆柱体的底部设有圆环段,圆环段的直径小于圆柱体的直径,从而使圆柱体与圆环段之间形成台阶,圆环段的外壁顶部周圈均匀有若干第二锯齿形凸起,圆环段的轴向长度为3mm,第二锯齿形凸起的厚度是圆环段轴向长度的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扭防松螺母,其中,所述半圆形凸起段、圆柱体、第一锯齿形凸起、圆环形凸起、轴向条形凸起、第二锯齿形凸起和圆环段的棱角处均设有倒圆角。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高扭防松螺母具有以下优点:在本实用新型嵌入塑料材质的零件内后,熔化的塑料会包裹在圆柱体、第一锯齿形凸起、圆环形凸起和轴向条形凸起的外部,当塑料凝固后,第一锯齿形凸起、圆环形凸起和轴向条形凸起便大大增加了与塑料零件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两者连接的紧密性;塑料冷却凝固时会发生收缩,在此收缩力及轴向开口槽的共同作用下,本实用新型螺母的顶部将产生缩口,当螺钉拧入本实用新型螺母内时,该缩口部位会随着螺钉的旋入发生弹性张力,从而将螺钉的螺纹段紧紧包裹住,进而大大增加了相配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了再者的紧密连接,防止了螺钉的松动;当螺母受到稍大的扭力或剪切力时,凝固在圆环形凸起内、相邻第一锯齿形凸起之间以及相邻轴向条形凸起之间的塑料能够阻止本实用新型螺母的转动,起到了止转作用;在第一锯齿形凸起、圆环形凸起和轴向条形凸起的共同作用下,嵌入的螺母与塑料零件连接的会更加牢靠,避免了因拉力而与塑料零件的脱离。
设置在两个半圆形凸起段上的倒角段,可在螺钉拧入螺母时,对螺钉起到导向作用,方便安装。
圆环段和第二锯齿形凸起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转效果。
倒圆角的设置除了可使本实用新型更为圆润,避免生产时划伤工人的手指外,还能够避免应力集中,防止包裹在本实用新型螺母外部的塑料发生开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扭防松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高扭防松螺母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荣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荣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9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井装置、搬运系统、用于独立作业的方法
- 下一篇:高效钻探及起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