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观光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9382.3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飞;徐晶晶;齐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观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观光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业也随之发达,因而观光车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各旅游景区,售楼看房,机场,大学校园,片警巡逻等都需要使用观光车。
在旅游旺季或者人们需要的时候,观光车作为交通工具使用,当旅游淡季或不需要使用观光车时,或观光车外观有破损不能供游客使用时,观光车只能闲置起来,造成资源浪费;现在急需解决观光车用途单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观光车用途单一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观光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多功能观光车,包括驾驶座及至少一个客座,客座包括支撑柱、基座、坐垫及靠背,基座固定在所述观光车上,基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与第四侧,坐垫与所述第一侧铰接;靠背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靠背沿高度方向可开合设置为第一靠背及第二靠背,第一靠背及第二靠背远离开合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柱,第一靠背及第二靠背分别与其一侧的支撑柱铰接;坐垫可翻转到与所述基座同一平面,第一靠背可旋转到第三侧,第二靠背可旋转到第四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靠背的长度方向与观光车的长度方向垂直。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靠背及第二靠背在开合处通过连接件连接,且连接件设置于靠背远离所述第一侧的侧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靠背旋转到第三侧及第二靠背旋转到第四侧后均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柱固定;坐垫翻转到与基座同一平面后与驾驶座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靠背与第二靠背的长度一致,在第一靠背与第二靠背在长度方向上部分重叠;定义靠背的长度为h,所述重叠部分的长度为L,0≤L≤h。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基座的宽度为h1,坐垫的宽度为h2,h1+h2=(h+L)/2。
作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多个客座,多个客座同向且等距设置在观光车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客座之间距离为L1,0.95L1≤h2≤L1,坐垫翻转到与基座同一水平面后,通过连接件与前一个客座的基座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客座进一步包括一支撑板设置于靠背远离所述第一侧的侧面,与第二侧铰接,支撑板靠近支撑柱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柱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支撑板的宽度为L2,L2<L1。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坐垫可翻转到与基座同一平面,靠背分成第一靠背及第二靠背,可开合设置,可旋转到基座的第三侧及第四侧,形成一个容置空间;观光车经变身后成为小货车,一车两用,避免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身的侧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座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客座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客座侧视图。
客座1、驾驶座2、基座10、第一侧11、第二侧12、第三侧13、第四侧14、坐垫20、靠背30、第一靠背31、第二靠背32、支撑柱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9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装置
- 下一篇:片上系统可编程器件的系统启动自检测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