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9770.1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8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乐邦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02 | 分类号: | F16L13/02;F16L25/10;F16L5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5 | 代理人: | 王鹏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管 密封 连接 结构 | ||
1.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管件承口段(2)、第一接线柱(5)及第一密封件(3),所述管件承口段(2)的一端为第一端口(21),另一端为第二端口,所述管件承口段(2)内壁沿所述第一端口(21)至所述第二端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电加热区(22)及第一密封件安装区(23);所述第一电加热区(22)设有第一电热元件(4),所述第一接线柱(5)一端沿所述管件承口段(2)外侧伸入所述第一电加热区(22)并与所述第一电热元件(4)接触;所述第一管体从所述第一端口(21)或所述第二端口插入所述管件承口段(2)并与所述第一电加热区(22)及第二密封件安装区(23)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安装区(23)设置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3)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内;所述第一管体从所述第一端口(21)插入所述管件承口段(2)内,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电热元件(4)和所述第一密封件(3)内壁紧密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承口段(2)还包括承口止挡(24),所述承口止挡(24)位于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安装区(23)之间,所述承口止挡(24)具有至少一个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安装区(23)一侧的第一止挡面(241),所述第一止挡面(241)与所述第一密封槽具有间距a,所述第一管体从所述第一端口(21)插接所述管件承口段(2)内且与所述第一止挡面(24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21)端面与所述第一止挡面(241)之间的距离为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4)采用电热熔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管件承口段(2)的第二端口处一体或分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管件双密封结构还包括第二接线柱及第二密封件,所述管件承口段(2)内壁沿所述承口止挡(24)至第二端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二电加热区及第二密封件安装区,所述第二电加热区设有第二电热元件,所述第二接线柱一端沿所述管件承口段(2)外侧伸入所述第二电加热区并与所述第二电热元件接触,所述第二密封件安装区设置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密封槽内;所述第二管体从所述第二端口插入所述管件承口段(2)内并与所述第二电加热区及第二密封件安装区紧密配合;
所述承口止挡(24)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密封件安装区一侧的第二止挡面(242),所述第二管体一端与所述第二止挡面(242)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面(242)与所述第二密封槽具有间距a;所述第二端口端面与所述第二止挡面(242)之间的距离为b。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承口段(2)对应第一密封件安装区(23)与第二密封件安装区之间的外壁上一体设有连接短管,所述连接短管内腔与所述管件承口段(2)内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包括普通型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和增强型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
所述普通型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层;
所述增强型管件双密封连接结构由外至内包括:外层聚乙烯层、复合层树脂层、高强度增强材料层和内侧聚乙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乐邦管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乐邦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97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