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内无刷直流磁力泵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2322.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叶明;胡霞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7/00 | 分类号: | F16M7/00;F16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内无刷 直流 磁力泵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支撑装置,更具体的是一种客车内无刷直流磁力泵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磁力泵采用了电子组件换向,无需使用碳刷换向,采用高性能耐磨陶瓷轴及陶瓷轴套,轴套通过注塑与磁铁连成整体也就避免了磨损,因此无刷直流磁力式水泵的寿命大大增强了。磁力隔离式水泵的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完全隔离,定子和电路板部分采用环氧树脂灌封,100%防水,转子部分采用永磁磁铁,水泵机身采用环保材料,噪音低,体积小,性能稳定。可以通过定子的绕线调节各种所需的参数,可以宽电压运行。具有寿命长,噪音低可达35dB以下,可用于热水循环等优点。电机的定子和电路板部分采用环氧树脂灌封并与转子完全隔离,可以水下安装而且完全防水,水泵的轴心采用高性能陶瓷轴,精度高,抗震性好。
目前,无刷直流磁力泵在客汽车的安装中,由于无刷直流磁力泵结构为圆柱体,难以有效的固定,只是通过卡箍固定在客车的尾部支架上,这样难以进行有效的固定,散热不充分,客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造成无刷直流磁力泵晃动,大大缩短了无刷直流磁力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内无刷直流磁力泵支撑装置,通过设计支撑板,有效的对无刷直流磁力泵进行固定和充分散热,同时,在底座和支撑座之间安装弹性机构,有效的形成预缓冲作用,大大提高了无刷直流磁力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客车内无刷直流磁力泵支撑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座,底座与支撑座之间通过四个弹性机构相连;
所述底座为矩形板结构,底座上端拐角处垂直固定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圆环凸台,圆环凸台上开有卡接槽,卡接槽截面为扇形结构;
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支撑板两端的L形板,支撑板为扇形板结构,支撑板与L形板连接处设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穿孔,支撑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所述L形板下端设有用于固定支撑座的固定孔;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支撑柱以及包裹在支撑柱外部的压缩弹簧,支撑柱上端固定有圆柱凸台,支撑柱下端固定有卡接台。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由两个分别贯穿支撑板和L形板的矩形孔连通组成,穿孔通过穿入卡箍将无刷直流磁力泵固定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穿过固定孔,圆柱凸台贴合在L形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下端嵌在圆环凸台的圆孔内,卡接台为扇形结构且与卡接槽相匹配,卡接台嵌在卡接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压缩弹簧上端与L形板连接,下端与底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十分便于在客车内部的安装,通过设计支撑板,有效的对客车内无刷直流磁力泵进行固定,支撑板上散热孔的设计,将无刷直流磁力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可配合风机进行使用,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有效的形成预缓冲作用,最终结合支撑柱形成良好的减震和固定作用,确保无刷直流磁力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客车内无刷直流磁力泵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弹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客车内无刷直流磁力泵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支撑座2,底座1与支撑座2之间通过四个弹性机构3相连;
其中,如图3所示,底座1为矩形板结构,底座1上端拐角处垂直固定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圆环凸台101,圆环凸台101上开有卡接槽102,卡接槽102截面为扇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23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力式抽油机皮带电机底座
- 下一篇:摄像机(BC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