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冰粉末喷射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3093.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4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国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02C18/14;B02C1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236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冰 粉末 喷射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冰粉末喷射机。
背景技术
干冰机是利用极低温的干冰颗粒,在压缩空气作用下,喷射向被处理物件,使其表面污垢急剧冷冻到脆化及爆裂,当干冰粒钻进污垢的裂缝后,随即汽化,其体积瞬间膨胀近600倍,从而把污垢带离物体表面;
现有相似机器设备存在的易堵冰、堵冰后不易疏通的问题,而且清洗工件不彻底、传统机械使用故障率高、内部结构复杂、发生故障后无法快速更换,现有技术核心传动部件使用链条和皮带传动、现有设备干冰切削使用三片是刀盘、现有设备使用人工手推方式更换冰块、现有设备无法实行本机清洗进料系统,无法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冰粉末喷射机,可用于手机壳毛刺去除、清洗油污、去除残胶、去除五金塑胶模具积碳、发泡模具残胶去除,值得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冰粉末喷射机,包括马达组件、第一料斗和刀盘组件,所述刀盘组件设置在料斗内部,所述马达组件设置在第一料斗内部,所述马达组件输出轴连接有联轴器,所述马达组件通过联轴器和第一万向节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万向节组件通过第一轴和第二万向节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万向节组件外端和进料器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料器组件包括进料器固定板、进料轴和伞齿组件,所述进料轴安装在进料器固定板上,所述伞齿组件顶端连接有伞齿连接轴,所述伞齿连接轴贯穿伞齿支架,所述伞齿组件分别安装在伞齿连接轴和进料轴一端,且伞齿组件之间相互咬合,所述伞齿连接轴通过第三万向节组件和第二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轴顶端和固定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料斗固定板表面,所述第一料斗顶端安装有料斗盖,所述进料器固定板顶端安装有蜗轮蜗杆箱,所述第一料斗盖表面设置有料斗上壳,所述第一料斗内部装有干冰,所述第一料斗内部设置有干冰推板组件和刀盘组件,所述刀盘组件通过进料轴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刀盘组件包括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所述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通过刀盘轴驱动,所述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表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刀片,所述刀盘轴通过和进料轴连接驱动,所述刀片设置在刀片垫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料斗两端均设置有料斗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料斗底端设置第二料斗,所述第二料斗底端设置有进料器,所述进料器设置在进料器底座顶端,所述进料器表面安装有进料器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干冰粉末喷射机,通过设置马达组件,马达组件通过联轴器传动,带动第一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二万向节组件带动进料轴转动,利用进料轴驱动伞齿组件,通过伞齿组件的相互啮合实现传动,之后通过第三万向节组件驱动蜗轮蜗杆箱,在蜗轮蜗杆箱驱动之后带动刀盘组件旋转,实现刀盘的运作,与此同时,气缸组件驱动推板组件运动,通过推板组件推动干冰进入第一料斗,刀盘组件运动,通过第一刀盘和第二刀盘将第一料斗内部的干冰进行粉碎,变成粉末的干冰之后进入第二料斗,通过料斗轴的转动实现驱动,通过侧面抽入气体,利用进料轴驱动进料器运作,即可将干冰和空气充分混合,之后将干冰和空气的混合体喷射出来,该装置可用于手机壳毛刺去除、清洗油污、去除残胶、去除五金塑胶模具积碳、发泡模具残胶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料器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料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刀盘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刀盘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料器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进料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进料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进料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进料器轴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进料器轴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刀片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国,未经李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3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应于特殊运行工况的智能电能表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