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3531.3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0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单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壳体。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电子器件或机械器件,通常需要将器件布置在壳体中。壳体一般由底座和盖两部分组成,其中大部分壳体被设计为需要借助工具才能进行拆卸。这类壳体的拆卸过于繁琐和复杂。
另一类壳体虽然被设计为可以无需工具直接用手拆卸,但是这类壳体的扣合部分不是被设计的过松,导致扣合不牢固容易脱扣,就是被设计的过紧,导致壳体难以用手拆卸,使得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该壳体包括:保护盖,具有第一侧壁以及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二侧壁上分别具有向该保护盖外侧延伸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以及面板,具有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其中该第一卡接部和该第二卡接部能够分别适配于该第一扣合部和该第二扣合部,使得该保护盖和该面板能够可拆卸地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卡接部与该第一扣合部的配合面被构造为呈倾斜角度,和/或该第二卡接部与该第二扣合部的配合面被构造呈倾斜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保护盖具有位于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该第三侧壁上具有第三卡接部,并且该面板具有适配于该第三卡接部的第三扣合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卡接部向该保护盖外侧延伸并且基本垂直于该第一卡接部和该第二卡接部的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卡接部和该第三扣合部被构造为使得当两者适配时该保护盖能够相对于该面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保护盖具有位于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二侧壁内侧的过盈部,使得在该壳体内布置有电子模块时,该电子模块被设置为抵靠该过盈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壳体内布置有电子模块时,该电子模块与该第一卡接部和该第二卡接部之间分别具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侧壁和该第二侧壁由弹性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保护盖的与该第三侧壁相对的一侧被构造为敞开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保护盖的端面被构造为具有开口以用于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面板被构造为插座面板或开关面板。
通过根据本公开的壳体的优点在于,使得壳体的保护盖与面板之间在安装状态下能够更牢固地结合,同时还能够保证壳体的保护盖便于从面板上拆卸。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100的分解示意图;
图2a和图2b以不同角度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100的保护盖10的立体示意图;
图3a和图3b以不同角度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100的面板20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100的保护盖10与面板20的安装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100的保护盖10的截面图及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100的总装截面图及局部放大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者功能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一些实施例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出于说明和帮助理解本公开的目的,而非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此外,在实施例中出现的数目都仅仅是示例性的,在合理范围内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数目。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以下给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以下实施例的特征进行任意的组合和调整,这些都应当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如本文中所述,术语“包括”及其各种变体可以被理解为开放式术语,其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方位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结合附图描述附图中示出的结构,而不表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100的分解示意图。总体上,壳体100包括保护盖10和面板20。应当理解,保护盖10和面板20并不限于图1中示出的形状,并且本公开的壳体100也可以用于容纳和保护不同种类的器件。以下仅以设计用于容纳电子模块30的壳体100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壳体100也可以被设计用于容纳和保护机械模块、电磁模块、热学模块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未经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3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