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烟道清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5747.3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2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波;张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烟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工业烟道清灰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企业当中燃烧炉、窑炉中通常设置一个烟道,将燃烧中产生的烟气与小颗粒烟尘输送到除尘设备当中。为防止烟气中粉尘在烟道中沉积,一般要求管道的烟气流速为10~15米/秒,因特殊原因必须降低烟气流速至7米/秒左右,而烟尘含有多种成分,流速低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积灰,在烟气湿度大且烟气温度低于酸露点时就容易在烟道上形成烟垢。积灰不仅对烟道本身有更大的腐蚀性,同时在一些场景上,如辐射管、石油化工厂、锅炉等一些场景,积灰会使其传热效果变差。为了满足一些生产的工艺要求,可能就要求炉膛的温度需要因此而提高,这样做不仅增加了燃料的消耗量,炉膛温度升高同时也会影响烟气温度,增加了烟气的热损失,从而消耗更多的燃料。在石油化工厂等环境,由于积灰的增多,就需要停产进行人工清灰,不仅会引起全厂的热力系统波动,而且还会造成更多的能源浪费。
现有大部分清灰技术大部分都是应用在锅炉等需要持续加热的环境,对于纯粹作为烟气过渡阶段的烟道目前还比较少专门的设备进行清灰。同时,大部分的清灰方式比较单一,无论是蒸汽清灰亦或是目前较前沿的燃气脉冲吹灰技术,都是通过介质对积灰进行处理,在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先进性提高了成本,另一方面在烟气流速无法完全满足吹出水平烟道的残留积灰的情况下,这些清灰方式对这部分积灰的清理效果欠佳。
根据目前发展状况市场需求,研究一款便于自动智能化清灰、清灰效果好的工业烟道清灰设备的关键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清灰效果差和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智能化清灰、清灰效果好的工业烟道清灰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工业烟道清灰设备,包括烟道管、动力机构、同步带轮机构、移动清扫机构、喷吹管、灰斗自动装卸机构和底座;所述动力机构驱动设置于所述烟道管内的同步带轮机构运动;所述同步带轮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设置于所述烟道管内壁上;所述移动清扫机构包括滑杆固定块、滑杆、机械臂和清扫件;所述滑杆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烟道管内壁上;所述清扫件呈圆弧带状且紧贴烟道管内壁设置;所述机械臂套设于所述滑杆上,且一端与所述清扫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同步带固定连接;所述灰斗自动装卸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灰斗自动装卸机构包括进灰道、挡灰件、丝杆、伺服电机和若干个设置在丝杆上的灰斗;所述进灰道的进灰口设置于所述烟道管内壁末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机构、同步带轮机构和移动清扫机构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动力机构分别设置于烟道管轴向方向上的外壁两边;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每个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轮同轴传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清扫件呈半圆弧带状且圆弧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机械臂进行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清扫件设置于所述烟道管轴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且在轴向投影面上关于烟道管圆心中心对称分布。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扫件包括依次内外设置的金属固定层和软性毛刷层;所述金属固定层和软性毛刷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软性毛刷层与所述烟道管内壁相接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吹管包括进气口和喷吹管主体;所述进气口贯穿所述烟道管壁设置;所述喷水管主体上开有若干个出气口;所述喷吹管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喷吹管主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清扫件外侧用于对清扫件上的灰尘进行喷吹。
作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PLC控制系统,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处的所述烟道管内壁进一步各设置有一红外距离传感器以控制所述机械臂实现循环往复运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挡灰件包括挡灰板和与所述挡灰板相连接的气缸;所述进灰道侧面上开有与所述挡灰板相适配的矩形槽;所述气缸可推动所述挡灰板穿过所述矩形槽以实现阻止灰尘继续由所述进灰道落入所述灰斗中。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灰斗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丝杆任意一端和所述进灰道下方;所述灰斗包括灰斗主体、灰斗固定板和滑块;所述灰斗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灰斗主体;所述滑块与所述灰斗固定板相固定连接并可带动灰斗主体在所述丝杆上运动;所述灰斗主体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还进一步设置有两个位于所述丝杆两端的光传感器和一个位于所述丝杆中部的位置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5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时更新与远程控制的LCD车载站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