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滤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945864.X 申请日: 2017-07-31
公开(公告)号: CN207187313U 公开(公告)日: 2018-04-06
发明(设计)人: 刘泽宇;冷姝玫;高菲;王子婕 申请(专利权)人: 刘泽宇;冷姝玫;高菲;王子婕
主分类号: B01D39/14 分类号: B01D39/14;B01D46/00;B32B9/00;B32B9/04;B32B15/18;B32B15/02;B32B27/34;B32B33/00
代理公司: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7 代理人: 欧阳罗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空气 净化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滤芯。

背景技术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以及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中出现的许多不定因素与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关注。

室内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其也被称为现代城市的特殊灾害。目前,国际上已经把室内空气污染列为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因素。中国环境污染已经超过了警戒线,受污染后的空气、水、碳尘、辐射和有毒物质时刻侵害我们的健康,室内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建筑物自身也可能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源。

空气净化器是指对室内空气中固态污染物(如粉尘、花粉、带菌颗粒等)、气态污染物(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等)具有一定去除能力的家用电器。随着人们开始对空气质量及装修后的气体污染的重视,空气净化器在市场上开始逐渐热销。

空气净化器的滤芯为滤过型空气净化装置的核心,目前较高端的额产品为HEPA。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3μm以上微粒阻隔的有效率达到99.7%,但由于一定时限后颗粒物覆盖在滤膜表面,堵塞滤膜中的孔隙,容易造成通风量下降,甚至不能透风,如果空气污染严重的空间内,更是加剧HEPA的失效。为保证净化效果,需要定期进行更换滤芯。

另外HEPA不能对甲醛、细菌、病菌等产生良好的去除效果,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

CN201410079617.7公开一种用于空气净化机的新型过滤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过滤材料包括至少一层经表面静电处理的喷熔布过滤层及均匀布置在喷熔布过滤层上的活性炭层,喷熔布过滤层外部还设有一层聚酯骨架支撑层。依次由第一层聚酯骨架支撑层、第二层熔喷布过滤层、第三层活性炭层、第四层熔喷布过滤层及第五层聚酯骨架支撑层五层粘结为一体,可实现同时对固体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同时高效净化效能,但对于甲醛、细菌、病菌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N201620626487.9公开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引风机、机箱、支脚和灰斗,所述引风机安装在机箱一侧,所述支脚设在机箱下端,所述支脚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灰斗安装在机箱中部,所述机箱内设置有活性炭滤芯和油浴式空气滤芯,所述活性炭滤芯一端与油浴式空气滤芯连通,所述活性炭滤芯另一端与引风机连通,所述油浴式空气滤芯上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末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机箱内侧还安装有紫外线灯管。该装置通过活性炭滤芯和油浴式空气滤芯保持净化效果,对于甲醛、病菌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没有进行说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滤芯,不仅具有净化功能,且能有效去除甲醛、细菌、病菌等,还便于更换和清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空气净化器滤芯,包括外框和固定于外框内的净化滤材,所述净化滤材依次包括第一不锈钢护网层、碳纤维层、活性炭颗粒涂覆的无纺布层、HEPA层、纳米银喷涂碳纤维滤布层、无纺布层和第二不锈钢护网层;所述碳纤维层、活性炭颗粒涂覆的无纺布层、HEPA层、纳米银喷涂碳纤维滤布层、无纺布层叠合构成的复合材料呈W型;所述第一不锈钢护网层、复合材料和第二不锈钢护网层依次叠加压紧后,在四个角用螺栓固定后粘贴于外框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滤芯,所述碳纤维层表面还粘附设置有棉布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滤芯,所述活性炭颗粒涂覆的无纺布层的限位粒径为150~200纳米,其中的活性炭颗粒的直径为30~50纳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滤芯,所述活性炭颗粒涂覆的无纺布层通过将纳米活性炭颗粒分散到聚乙烯醇水溶液中,雾化后喷洒到无纺布表面制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滤芯,所述纳米银喷涂碳纤维滤布层通过将碳纤维滤布浸泡在纳米银水溶液中的真空罐中,然后进行施压、微波处理,取出烘干制得。所述纳米银水溶液的制备过程如下:往0.5~1mol/L的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加氨水,边滴加边超声加热至50℃~80℃反应10~30min,停止反应静置10~24h,得到纳米银溶液,待用;其中,AgNO3与NH3的摩尔比为1:3~5。碳纤维滤布层表面附着的纳米银溶液([Ag(NH3)2]OH),具有大约99.9%的抗菌特性,同时多次水洗后抗菌性几乎无明显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泽宇;冷姝玫;高菲;王子婕,未经刘泽宇;冷姝玫;高菲;王子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58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