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7228.0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0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丁雷;王彩霞;李骥;肖鸽;鞠凯臣;韩志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襄平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9 | 代理人: | 陈福昌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通风 防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通风装置,特别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内布置型式的变电站逐渐增多,其中变压器室、电容器室发热量较大,需在室内的墙壁上安装排风装置,以达到通风散热、排除气体的目的,但安装完排风装置后,导致大量灰尘通过换气扇进入变电站,灰尘在设备绝缘上堆积,易造成闪络现象。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变电站通风装置进行结构上的改进,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以解决现有变电站通风装置防尘效果不好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包括:防尘框、百叶窗、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其中,防尘框为矩形框架,百叶窗布设于防尘框的中空位置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依次布设于百叶窗的内侧,其中,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
优选,防尘框的下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百叶窗、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的下部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防尘框的四边为拼接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第一滤网的网孔尺寸为40目,第二滤网的网孔尺寸为150目,第三滤网的网孔尺寸为300目。
进一步优选,所述百叶窗为白钢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安装在进气口或排风装置口,空气通过该装置后,可有效滤掉进入到变电站的空气中的灰尘,具体地:该装置由三层滤网组成,滤网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可逐步滤除空气中的灰尘,达到除尘的目的,防止因粉尘在设备绝缘上堆积而造成的闪络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结构简单、通风效果好,可有效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变电站,减少运行维护人员的运维工作量,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包括:防尘框1、百叶窗2、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其中,防尘框1为矩形框架,百叶窗2布设于防尘框1的中空位置处,所述百叶窗2优选为白钢百叶窗,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依次布设于百叶窗2的内侧,其中,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
该变电站通风防尘装置安装在进气口或排风装置口,空气通过该装置后,可有效滤掉进入到变电站的空气中的灰尘,具体地:该装置由三层滤网组成,滤网的网孔尺寸依次减小,可逐步滤除空气中的灰尘,达到除尘的目的,防止因粉尘在设备绝缘上堆积而造成的闪络现象。
为了利于灰尘的收集,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防尘框1的下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百叶窗2、第一滤网3、第二滤网4和第三滤网5的下部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由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拦截的灰尘可落入所述凹槽内。
为了方便拆卸清洗,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尘框1的四边为拼接式结构。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第一滤网3的网孔尺寸为40目,第二滤网4的网孔尺寸为150目,第三滤网5的网孔尺寸为300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襄平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辽宁襄平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7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