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8014.5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4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章一新;许德冰;杨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显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04 | 分类号: | A61B18/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洪平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等离子切割电极 手术电极 双极 绝缘层 低温等离子 手术系统 输液孔 本实用新型 表面设置 精细手术 控制踏板 生理盐水 一字排列 负极板 热损伤 粘连 主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包括主机、控制踏板、负极板和手术电极,所述的手术电极包括双极等离子切割电极,所述的双极等离子切割电极包括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内设置有多条用于输送生理盐水的输液孔,且多条所述的输液孔沿所述双极等离子切割电极的宽度方向呈一字排列。该系统不但降低了热损伤,能够满足精细手术的要求,而且通过在手术电极的表面设置涂层,减少了粘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在进行切割时一般采用高频电刀。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发生细胞爆裂或者汽化,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但是高频电刀由于在工作时手术电极温度过高,一般为300℃,因此在进行手术时对周边组织的热损伤很大,不利于伤口愈合。另外,为了保证手术电极的机械强度,因此高频电刀的手术电极不能做的很薄或很细,因此在切割人体组织时切口较宽,不能满足精细手术的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专利号为201410384714.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装置,该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温度,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装置是通过降低裸露电极的宽度(即狭缝的宽度)来使能量集中,从而降低工作时的功率,进而降低手术电极在工作时的温度,因此裸露电极的宽度(即狭缝的宽度)不能太宽,否则不利于降低手术电极工作时的温度。但是减小窄缝的宽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电极工作时的温度,但是由于狭缝的宽度过窄,在工作过程中与组织的接触面积过小,因此凝血效果不好。
第二,新型低温等离子手术装置工作时的温度为130℃左右,虽然相对于高频电刀300℃的工作温度,有了很大的降低,但是仍然会对周围组织产生热损伤。
第三,由于工作时手术电极温度较高,在工作时,容易使周边的局部组织发生碳化,从而粘连在手术电极上,工作时需要不断的对手术电极进行擦拭,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该系统不但降低了热损伤,能够满足精细手术的要求,而且通过在手术电极的表面设置涂层,减少了粘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包括主机、控制踏板、负极板和手术电极,所述的手术电极包括双极等离子切割电极,所述的双极等离子切割电极包括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内设置有用于输送生理盐水的输液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液孔为多条,且多条所述的输液孔沿所述双极等离子切割电极的宽度方向呈一字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的绝缘层采用陶瓷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绝缘层采用硬质塑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之间的距离0.3-0.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分别设置有涂层,所述的涂层采用硫化钨、氟碳或是纳米硅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术电极还包括钨针电极,且所述钨针电极的钨针上涂覆有涂层,所述的涂层采用硫化钨、氟碳或是纳米硅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显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显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8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滑丝螺钉取出器
- 下一篇: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及射频消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