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鼠防蚁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8364.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2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虞顺杰;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鼠防蚁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尤其涉及一种防鼠性能更优的防鼠防蚁光缆,属于光纤光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鼠害和蚁害对电缆和光缆的影响众所周知,目前线缆行业防蚁技术相对较成熟。但防鼠的手段和效果参差不齐,尤其是松鼠对通信光缆危害的报道更是层出不穷,如浙江金华地区的电信、移动和广电系统在山区的架空光缆线路常因被松鼠啃咬而发生通信中断事故。
因鼠类动物的门齿特别发达且不断生长,有啮咬物体以保持其锋利的习性,光缆护套的特有硬度和芳香气味,容易成为鼠类动物磨牙的对象。出于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可行性等因素,不能采用毒杀和诱捕等措施,因此具有优异的防鼠功能的光缆成为光纤通信的必然选择。
现有的技术中,常规的光缆防鼠措施通常采用钢带铠装物理法或护套添加驱避剂的化学法。有研究表明,采用钢带铠装的光缆,鼠类动物咬穿护套后,钢带暴露在外界环境,在不长的时间内会被腐蚀,使光缆丧失阻水性能;护套中添加辣味素等驱避剂的防鼠光缆,因驱避剂的水溶和迁移挥发等问题,影响光缆的驱鼠时效,护套挥发出的辛辣气味会对施工人员的呼吸道和眼睛造成强烈刺激。
综上所述,有待解决的问题是,需要改进现有的防鼠光缆结构,使光缆具备持久的防鼠和防蚁性能,以适用于鼠害和蚁害严重的环境场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缆易被鼠类或昆虫破坏,提供了一种防鼠防蚁光缆,该光缆外径小,具有一定的抗拉和抗压性能,保证光缆具备防蚁功能的同时,提高了光缆的防鼠性能,可有效防止大型啮齿动物的破坏。
一种防鼠防蚁光缆,所述电缆由内及外的包括:光单元、铠装层、内护层、防咬层和外护层;所述光单元置于光缆的中心,所述光单元外侧包覆提高光缆抗压和抗拉能力的铠装层以及提高防护能力的内护层、防咬层和外护层;所述光单元包括不锈钢管和置于不锈钢管内部空腔里的若干根光纤;若干所述光纤与所述不锈钢管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纤膏。
进一步的,所述铠装层为排列紧密成圈的不锈钢丝。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层的材料为中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进一步的,所述防咬层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带。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层的材料为尼龙护套料。
进一步的,所述铠装层外侧挤包所述内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层外侧纵包所述防咬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咬层外侧挤包所述外护层。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鼠防蚁光缆,尼龙外护层凭借其较高的硬度抵御白蚁和鼠类的啃咬;内护层外的玻璃纤维防咬层中的玻璃碎渣将扎伤鼠类口腔,使其停止啃咬,实现并提高了光缆的防鼠、防蚁能力。
2中密度聚乙烯内护层具有良好的抗环境应力开裂性,使用寿命长,当外护层被鼠蚁啃咬破后,对光缆进一步防护。
3.不锈钢丝铠装层提高了光缆的抗拉张度、抗侧压性能。
4.不锈钢管光单元提高了耐腐蚀性和径向阻水性能,即使光缆的内护层、防咬层和外护层均遭到侵害,光单元的水密性也能确保光纤维持长时间的正常通信。
5.该光缆适用于山区林间的架空敷设,也适用于管道、隧道竖井等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非金属管道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防鼠防蚁光缆,所述电缆由内及外的包括:光单元1、铠装层2、内护层3、防咬层4和外护层5;所述光单元1置于光缆的中心,所述的光单元1为1根,所述光单元1包括不锈钢管11和置于不锈钢管11内部空腔里的24根光纤12,所述光纤12与所述不锈钢管11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纤膏13;
所述光单元1外侧铠装层2,所述铠装层2为11根直径为1.0mm的不锈钢丝紧密绞合而成;
所述铠装层2外侧挤包内护层3,所述内护层3的材料为中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所述内护层3外侧纵包防咬层4,所述防咬层4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带;
所述防咬层4外侧挤包所述外护层5,所述外护层5的材料为尼龙护套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8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