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环保捕杀蚊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9216.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6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同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环保 捕杀 蚊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效环保捕杀蚊蝇装置,属于高效环保捕杀蚊蝇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广义上的灭蚊器包括:电蚊香、电蚊拍、光触媒灭蚊器等具有杀灭蚊虫效果的器械;狭义上来说一般指光触媒灭蚊器。光触媒灭蚊器采用物理方式灭蚊,是以成为目前市面上最为环保的灭蚊工具。以下主要是对光触媒灭蚊器的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0420111899.6的一种高效环保捕杀蚊蝇器。它包括装有光催化网和诱蚊灯的诱蚊室、装有吸入式轴流风机的风机室和贮蚊室,其特征是:诱蚊室上装有活动窗,贮蚊室的底部活动装有悬空的漏斗。它解决了现有产品关机时,部分未杀死的蚊蝇容易从进风口跑出且不能够捕捉活蚊蝇供科学实验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诱捕率高、环保性强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室内外所有需要捕、灭蚊蝇的地方使用。但是本实用新型不能我给外出行人提供时间查看和提示,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捕杀蚊蝇装置,其结构包括金属铝壳、诱蚊灯管、双面电击网、独立式储蚊盒、时间提醒器,所述金属铝壳为矩形内部设有诱蚊灯管,所述诱蚊灯管设于金属铝壳内部并左右两端与金属铝壳内侧通过电连接,所述双面电击网固定于金属铝壳前后端面并设于独立式储蚊盒上方,所述独立式储蚊盒设于诱蚊灯管下方并两端与金属铝壳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时间提醒器设于金属铝壳表面并设于双面电击网上方,所述时间提醒器设有壳体、耳座、电子模块、设置按钮、显示屏,所述壳体为矩形两端设有耳座,所述耳座内侧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子模块设于壳体内部并通过电路线与设置按钮、显示屏相连接,所述设置按钮通过孔洞与壳体间隙配合,所述显示屏镶嵌于壳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铝壳设有塑料防护角、耳孔、固定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防护角固定于金属铝壳外侧左右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耳孔与金属铝壳焊接并设于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母通过孔洞连接双面电击网于金属铝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母起到锁紧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时间提醒器便于查看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有时间提醒器便于给行人提供时间,便于查看和提醒。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环保捕杀蚊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时间提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金属铝壳-1、诱蚊灯管-2、双面电击网-3、独立式储蚊盒-4、时间提醒器-5、塑料防护角-10、耳孔-11、固定螺母-12、壳体-50、耳座-51、电子模块-52、设置按钮-53、显示屏-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3、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环保捕杀蚊蝇装置:其结构包括金属铝壳1、诱蚊灯管2、双面电击网3、独立式储蚊盒4、时间提醒器5,所述金属铝壳1为矩形内部设有诱蚊灯管2,所述诱蚊灯管2设于金属铝壳1内部并左右两端与金属铝壳1内侧通过电连接,所述双面电击网3固定于金属铝壳1前后端面并设于独立式储蚊盒4上方,所述独立式储蚊盒4设于诱蚊灯管2下方并两端与金属铝壳1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时间提醒器5设于金属铝壳1表面并设于双面电击网3上方,所述时间提醒器5设有壳体50、耳座51、电子模块52、设置按钮53、显示屏54,所述壳体50为矩形两端设有耳座51,所述耳座51内侧与壳体50固定连接,所述电子模块52设于壳体50内部并通过电路线与设置按钮53、显示屏54相连接,所述设置按钮53通过孔洞与壳体50间隙配合,所述显示屏54镶嵌于壳体50表面,所述金属铝壳1设有塑料防护角10、耳孔11、固定螺母12,所述塑料防护角10固定于金属铝壳1外侧左右两端,所述耳孔11与金属铝壳1焊接并设于顶部,所述固定螺母12通过孔洞连接双面电击网3于金属铝壳1上,所述固定螺母12起到锁紧作用,所述时间提醒器5便于查看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同,未经陈文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9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打散机
- 下一篇: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