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用高能量电点火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9346.5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3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石;曹吉伟;贾金伟;徐磊;张寒;赵文虎;孙卫升;刘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庆华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64 | 分类号: | B60R21/26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71002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气囊 高能量 点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用高能量电点火管。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安全技术倍受关注,汽车安全气囊产品是目前主要的一种汽车安全技术,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气体发生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其作用是以规定的速度和规定的气体质量流率产生适量的气体,充满气囊,在其内部设计结构中,电点火管是其唯一的初始点火元件,它直接影响安全气囊充气时间、充气压力等主要技术指标。
随着汽车安全气囊产品大力研发、推广和应用,汽车安全气囊产品种类和用途越来越多,传统安全气囊产品主要以保护车内驾驶员安全为主,包括主气囊、膝部气囊等,近年来国内外安全气囊生产厂家,如比亚迪、KSS等公司,加大气囊产品研发力度,使安全气囊的作用不仅能够保护车内驾驶员,还能够对车内其他人员以及车外人员实施保护,主要产品有侧面安全气囊、帘式气囊、以及风挡气囊等,这几种气囊产品需要较高充气速度、充气压力以及充气量,传统的低能量、低压力电点火管已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电点火管的技术研发将趋于高安全性、高强度以及高能量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高能量电点火管的主要设计思路和技术,它不仅能够满足气体发生器高压力、高充气速度的要求,同时能够使气体发生器点火系统简单化,该电点火管依靠其高能量的输出,直接作用在气体发生器产气药上,从时间和压力方面满足气体发生器各项要求,成本得到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用高能量电点火管,解决了传统电点火管低能量输出的问题以及传统电点火管不能直接作用在气体发生器产气药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用高能量电点火管,包括塑料套,塑料套内包覆有薄壁圆桶形管壳,管壳内装有点火药、引火药和电极塞组件,塑料套外通过注塑包有尼龙包覆体,管壳与电极塞组件过盈配合,在管壳侧面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管壳与电极塞组件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点火药和引火药的总装药量不少于650mg。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
电极塞组件为圆柱状,包括装在管壳内的一个环电极,环电极内通过烧结有烧结玻璃体,烧结玻璃体中心通入有长电极,长电极通入烧结玻璃体的一端与环电极端面保持平齐,环电极远离引火药的一端面焊接有短电极,长电极、短电极、塑料套通过注塑尼龙包覆体包覆为一体,长电极、短电极远离引火药的一端露在尼龙包覆体外。
点火药采用两次装配,引火药采用一次装配。
管壳与环电极过盈配合,在管壳侧面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管壳与环电极连接而成。
长电极与环电极平齐的一端焊有灼热桥丝,灼热桥丝的另一端焊接在环电极上。
灼热桥丝为电阻合金丝,直径为0.015mm~0.028mm,电阻为2.0Ω±0.3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能量电点火管技术的开发,一方面成功在汽车侧气帘、挡风气囊的产品上得到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填补了目前国内电点火管领域内高能量输出产品型号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用高能量电点火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用高能量电点火管电极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用高能量电点火管未包覆尼龙包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压力曲线图。
图中,1.电极塞组件,2.长电极,3.短电极,4.环电极,5.烧结玻璃体,6.灼热桥丝,7.点火药,8.引火药,9.管壳,10.塑料套,11、尼龙包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用高能量电点火管,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塑料套10,塑料套10内包覆有圆桶形管壳9,管壳9内装有点火药7、引火药8和电极塞组件1,塑料套10外通过注塑包有尼龙包覆体11,管壳9与电极塞组件1过盈配合,在管壳9外侧面采用激光焊接将管壳9与电极塞组件1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点火药7和引火药8的总装药量不少于65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庆华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庆华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9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言翻译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纳米涂层纸单向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