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用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1377.4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4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亮;戴伟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154007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弧 听诊器 耳罩 医师 连接板 支撑杆 拉杆 本实用新型 心内科 拉手 耳朵 耳塞 弹簧 卡接 内壁 佩戴 损伤 贯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听诊器,包括耳罩,所述耳罩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弧,所述第一限位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弧,所述第二限位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贯穿至耳罩的底部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第一限位弧和第二限位弧之间卡接有耳塞。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耳罩、支撑杆、第一限位弧、第二限位弧、拉杆、连接板、拉手和弹簧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听诊器不方便医师使用的问题,在医师长时间佩戴时,不会对医师的耳朵做成损伤,从而对医师的耳朵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了医师的看病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听诊器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内科用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
听诊器的使用让医师更容易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但现有的听诊器不方便医师的使用,在医师长时间佩戴时,会对医师的耳朵做成损伤,从而降低了医师的看病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听诊器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用听诊器,具备方便医师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听诊器不方便医师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用听诊器,包括耳罩,所述耳罩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弧,所述第一限位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弧,所述第二限位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贯穿至耳罩的底部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第一限位弧和第二限位弧之间卡接有耳塞,所述耳塞的一端贯穿至耳罩的外侧和导音管连通,所述导音管远离耳塞的一端和连接管的内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听诊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弧和第二限位弧的大小相同,且第一限位弧和第二限位弧关于耳塞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拉手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弧和第二限位弧靠近耳塞的一侧均设置有减震垫,且两个减震垫远离耳塞的一侧分别与第一限位弧和第二限位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耳罩远离导音管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垫,且海绵垫靠近耳罩的一侧与耳罩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耳罩、支撑杆、第一限位弧、第二限位弧、拉杆、连接板、拉手和弹簧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听诊器不方便医师使用的问题,在医师长时间佩戴时,不会对医师的耳朵做成损伤,从而对医师的耳朵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了医师的看病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听诊器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套的设置,增加了拉手表面的摩擦力,避免了医师的手与拉手接触时出现打滑的状况,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减震垫的设置,可对耳塞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耳塞长时间与第一限位弧和第二限位弧接触时出现损伤,延长了耳塞的使用寿命,通过海绵垫的设置,避免了耳罩直接与医师接触,提高了医师佩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限位弧、第二限位弧和减震垫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罩、2支撑杆、3第一限位弧、4第二限位弧、5拉杆、6连接板、7拉手、8弹簧、9耳塞、10导音管、11连接管、12听诊头、13海绵垫、 14防滑套、15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1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式听诊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听诊器的金属振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