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2635.0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冉昌林;熊五岳;王林;程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自动 入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
背景技术
圆柱电池是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电池,如手电筒、遥控器、剃须刀等各种电子数码产品中均可用到圆柱电池。圆柱电池一般包括外壳、外壳内的电芯、电芯两端的绝缘片、密封在外壳两端的盖板和导电端子。
在现有圆柱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将圆柱电池的电芯装入铝壳壳体的方式通常是采用操作人员用手工装入或者是直推式入壳的方式。圆柱电池的电芯手工入壳方式效率较低,产品合格率较低,并且人员流动性较大,劳动强度比较高、生产效率低,经营成本较高等;圆柱电池的电芯直推式入壳方式由于是一步将电芯推入铝壳,容易损伤电芯的极片,因而会导致电芯短路而报废,产品品质不易保证,也不便于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包括:电芯输送装置、壳体输送装置、电芯导向槽、壳体夹紧装置、壳体移动装置以及电芯移动装置;其中,壳体布置在所述壳体输送装置上;电芯布置在所述电芯输送装置上;所述壳体移动装置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相对布置;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导向槽同轴布置,且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芯导向槽的第一端相对;所述电芯导向槽与所述电芯同轴布置,且所述电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导向槽的第二端相对;所述电芯移动装置与所述电芯的第二端相对布置;所述壳体夹紧装置布置在所述壳体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电芯输送装置包括传动皮带和电芯治具;其中,所述电芯治具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电芯治具具有V形槽;所述电芯治具,用于放置所述电芯。
其中,所述壳体输送装置包括传动皮带和壳体治具;其中,所述壳体治具固定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所述壳体治具具有V形槽;所述壳体治具,用于放置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电芯导向槽包括凹槽型的支撑体、固定体以及接头;其中,所述凹槽型的支撑体和固定体形成一个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接头与所述圆柱体的连接。
其中,所述接头内部设有可供所述壳体放入的台阶。
其中,所述接头两端的内端面围成的空间为锥台结构。
其中,所述凹槽型的支撑体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的内端面围成的空间为锥台结构;所述固定体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的内端面围成的空间为锥台结构。
其中,所述壳体夹紧装置包括三轴气缸和夹爪气缸;其中,所述三轴气缸与所述夹爪气缸连接;所述三轴气缸,用于控制所述夹爪气缸上下移动;所述夹爪气缸用于夹紧壳体。
其中,所述壳体移动装置为定位气缸,用于使得壳体进入所述电芯导向槽。
其中,所述电芯移动装置包括压头、压杆、传动轴、直线轴承、压力传感器以及压电芯模组;其中,所述压头与所述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套在所述传动轴上,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以及为所述传动轴提供导向;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压头连接,用于测量所述压头把电芯压入壳体时的压力;所述压电芯模组,用于为所述传动轴提供驱动力,以使得所述压头把电芯压入壳体。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壳体通过壳体输送装置进行移动,电芯布置通过电芯输送装置进行移动,并且壳体移动装置将壳体推到电芯导向槽中,壳体夹紧装置会将壳体夹紧,使得壳体的位置固定,与此同时,电芯移动装置将电芯推到电芯导向槽中,壳体和电芯在电芯导向槽中完成装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以全自动化加工方式代替传统加工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电芯和壳体的装配效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俯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前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凹槽型的支撑体、固定体以及接头的剖面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凹槽型的支撑体和接头的左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电芯导向槽的前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电芯自动入壳机的电芯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2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圆柱锂电池制片卷绕一体机的拔针咀装置
- 下一篇:车轮款葡萄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