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创呼吸机头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3275.6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1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扬静;蔡浩;王素英;梅克文;严鹏;季学丽;张丽;李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创呼吸机面罩 固定带 护垫 本实用新型 上下两端 无创 拆卸 机头 开口 穿过 呼吸 安装接口 工作效率 患者鼻部 患者面部 患者头部 使用寿命 三角状 匹配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创呼吸机头带,包括与患者面部接触的护垫,在护垫上开设有供患者鼻部穿过的三角状的开口,护垫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将护垫固定在患者头部的第一固定带,开口的大小与无创呼吸机面罩相匹配,在护垫上下两端还设有用于固定无创呼吸机面罩的第二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穿过无创呼吸机面罩上的安装接口与第一固定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能够快速将无创呼吸机面罩进行拆卸和安装,并且安装和拆卸的过程简单,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带,具体的说是一种无创呼吸机头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创呼吸机头带使用广泛,但是头戴必须配合无创呼吸面罩进行佩戴,因此,当每次病人需要摘下面罩时,头带也相继要下掉,但佩戴和摘除面罩和头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面罩需要紧紧地压住患者脸上,会有过强的压迫感,同样给患者带来了不适,而且时间久了面部皮肤会出现红肿、压伤,甚至破溃、感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无创呼吸机头带,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能够避免形成面部压疮,能够快速将无创呼吸机面罩进行拆卸和安装,并且安装和拆卸的过程简单,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无创呼吸机头带,包括与患者面部接触的护垫,在护垫上开设有供患者鼻部穿过的三角状的开口,护垫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将护垫固定在患者头部的第一固定带,开口的大小与无创呼吸机面罩相匹配,在护垫上下两端还设有用于固定无创呼吸机面罩的第二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穿过无创呼吸机面罩上的安装接口与第一固定带连接。
这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患者的面部设置一个护垫,不仅能固定无创呼吸机面罩,而且能减轻无创呼吸机面罩对面部的压力,避免患者造成压疮,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密封性好,通过在护垫上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带,通过第二固定带将无创呼吸机面罩固定,操作简单,头带可以一直固定在头部,无需拆除,安装时仅需利用第二固定带即可实现固定,一个人员就可以进行拆卸和安装,相对于现有的呼吸机头带,大大减少了流程,避免了每次都需要先安装头带,再安装呼吸机面罩的繁琐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无创呼吸机头带,护垫上设有四个第一固定带,且上下两个第一固定带之间设有第三固定带,第三固定带与第一固定带之间在使用时能形成矩形形状的限位孔,限位孔与患者的后脑相配合,这样利用限位孔与患者后脑贴合,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滑落,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前述的无创呼吸机头带,在第一固定带中间位置设有转折扣,第二固定带一次穿过无创呼吸机面罩上的安装接口、转折扣,然后第一固定带翻转与自身粘接固定,通过转折扣能有利于第一固定带连接牢固,避免脱落,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患者的面部设置一个护垫,不仅能固定无创呼吸机面罩,而且能减轻无创呼吸机面罩对面部的压力,避免患者造成压疮,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密封性好,通过在护垫上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带,通过第二固定带将无创呼吸机面罩固定,操作简单,头带可以一直固定在头部,无需拆除,安装时仅需利用第二固定带即可实现固定,一个人员就可以进行拆卸和安装,相对于现有的呼吸机头带,大大减少了流程,避免了每次都需要先安装头带,再安装呼吸机面罩的繁琐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均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32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
- 下一篇:设有智能监测系统的呼吸机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