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排扩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3292.X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7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权;方凌健;沈卫民;佘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弘欣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54 | 分类号: | F22B37/54;F24H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214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污水腔 定排扩容器 进水管 筒体 本实用新型 缓冲挡板 内出水口 上蒸汽腔 分隔板 伸入 延长使用寿命 进水管侧壁 顶端设置 均匀开设 筒体内壁 污水出口 液分离器 一端设置 蒸汽出口 排污水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排扩容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通过设置有分隔板将内部分为上蒸汽腔和下污水腔,所述分隔板安装有气液分离器,所述上蒸汽腔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下污水腔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所述筒体设置有伸入下污水腔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下污水腔一端设置有缓冲挡板,所述进水管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内出水口,所述内出水口靠近缓冲挡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排扩容器,以减小进水管的排污水对筒体内壁造成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排污水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定排扩容器。
背景技术
锅炉排污扩容器包括定排扩容器和连排扩容器,定排扩容器是的工作原理是将锅炉的定期排污水进行扩容降压,分离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而对二次蒸汽以及废热水作为热源加以利用,可以回收部分锅炉排污损失的热量,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
现有技术的定排扩容器的进水口水流射入筒体后旋转而下冲击筒体内壁,从而导致筒体容易磨损,造成产品使用寿命不长的缺陷。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排扩容器,以减小进水管的排污水对筒体内壁造成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定排扩容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通过设置有分隔板将内部分为上蒸汽腔和下污水腔,所述分隔板安装有气液分离器,所述上蒸汽腔顶端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下污水腔底部设置有污水出口,所述筒体设置有伸入下污水腔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下污水腔一端设置有缓冲挡板,所述进水管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内出水口,所述内出水口靠近缓冲挡板;所述缓冲挡板朝向进水管内一侧设置有导流凸起,所述导流凸起为多棱锥,且与内出水口相对应;所述下污水腔内壁固定有缓冲罩,所述缓冲罩套设于进水管的外侧,所述缓冲罩开设有外出水口,所述外出水口靠近下污水腔内壁,且朝向下污水腔内壁;所述外出水口相对应的下污水腔内壁设置有耐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进水管的水流直接射入筒体内,会对筒体内壁产生冲击,而导致筒体容易磨损;在进水管伸入下污水腔的一端设置缓冲挡板,且同时在进水管靠近缓冲挡板的侧壁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内出水口,使得进水管的水流射入的冲击力大多由缓冲挡板承受,即水流首先冲击至缓冲挡板,然后再从靠近缓冲挡板的内出水口分流而出,而从内出水口分流而出的水流具有的冲击力大大减小,降低了进水管内的排污水对筒体内壁的冲击,延长了定排扩容器的使用寿命;导流凸起可将进水管内具有较大冲击力的排污水进行分流减压,并分别向各个内出水口导流,大大减小了排污水对缓冲挡板的冲击;在进水管的外侧套设一缓冲罩,使得从内出水口射出的水流冲击在缓冲罩内壁,然后再从外出水口流出,进一步减小了排污水对筒体内壁的冲击力;在外出水口相对应的下污水腔内壁设置耐磨板,增加了筒体内壁的耐磨性,进一步提高了定排扩容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节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节流阀改变进水管的排污水流量及流速,从而减小排污水所产生的原始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污水腔的外侧壁设置有泄压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筒体有一允许工作压力,而运行中事故放水时,筒体的压力远大于这一允许工作压力,加上下污水腔内排污水的汽化、扩容,对筒体内壁造成很大的冲击;故设置泄压阀,当压力过大时,将多余的压力释放出去,以避免对筒体内壁造成冲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设置有伸入下污水腔的压力取样管,所述压力取样管上设置有压力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压力取样管,以及在压力取样管上设置压力计,使得工人可以清楚的知晓下污水腔内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弘欣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弘欣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32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