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4174.0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1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洪;肖金刚;曾梁楠;黄馗;李勇;姚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臂 穿刺 底盘 用定位装置 穿刺针 横梁 转轴 医疗辅助设备 本实用新型 十字交叉状 二维定位 环状结构 快速拆卸 三维定位 转动连接 交叉处 成功率 人手 重复 外部 | ||
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它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底盘、横梁、第一弯臂、第二弯臂、槽、引导鞘、穿刺针、转轴;所述的底盘为环状结构,底盘的中部连接有横梁;所述的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呈十字交叉状通过转轴与底盘的外部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的中部均设置有槽;所述的第一弯臂与第二弯臂的交叉处的槽内设置有引导鞘,引导鞘与穿刺针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具备三维定位能力,避免二维定位的手术时间长、重复穿刺次率较高的问题,提供穿刺方向上的引导,不会因人手波动对穿刺方向产生影响,穿刺一次成功率高,缩短手术时间,便于快速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采用徒手操作,术中需多次CT扫描验证,穿刺途径的选择和穿刺的进行局限于某一个二维平面内,手术时间长,重复穿刺次率较高,患者遭受X辐射量大,并有一定的气胸、出血甚至致命的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CT影像用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盘、横梁、第一弯臂、第二弯臂、槽、引导鞘、穿刺针、转轴;所述的底盘为环状结构,底盘的中部连接有横梁;所述的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呈十字交叉状通过转轴与底盘的外部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的中部均设置有槽;所述的第一弯臂与第二弯臂的交叉处的槽内设置有引导鞘,引导鞘与穿刺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由主弯臂和副弯臂构成,主弯臂与副弯臂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绑带固定,第二弯臂的引导鞘位置处通过第二绑带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导鞘由两个半圆筒组成,两个半圆筒经槽夹持固定,穿刺针设置在两个半圆筒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缺口,底盘上设置有第二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上分别设置有角度盘。
作为优选,所述的槽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调节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将引导鞘和穿刺针由第二绑带固定在槽内,通过转轴旋转第一弯臂和第二弯臂,可以实现穿刺针在三维空间内自由定位,手术时,用弹性带固定在患者身体上,使第一缺口与患者的最佳穿刺点重合,穿刺针沿引导鞘穿过第一缺口,根据CT影像提供的角度数据调节本装置的两个自由度,使穿刺针所在直线经过病灶靶点,实现穿刺针与病灶靶点共线;所述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便于术后快速拆卸,取走装置而不动穿刺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影像用定位装置,具备三维定位能力,避免二维定位的手术时间长、重复穿刺次率较高的问题,提供穿刺方向上的引导,不会因人手波动对穿刺方向产生影响,穿刺一次成功率高,缩短手术时间,便于快速拆卸,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圆筒与穿刺针的组合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盘1、横梁2、第一弯臂3、第二弯臂4、槽5、引导鞘6、穿刺针7、转轴8、主弯臂9、副弯臂10、第一绑带11、第二绑带12、半圆筒13、第一缺口14、第二缺口15、角度盘1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4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器
- 下一篇:胸穿及肺穿专用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