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蓄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6327.5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4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蓄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各种传统能源加热系统中,各种燃煤式、燃油式蒸汽锅炉排放出的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与燃煤、燃气、燃油相比,利用电能则污染少,为绿色清洁能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使用电能供暖已逐步被认同,各种电供暖的设备也纷纷活跃在市场上。
电锅炉供暖是电采暖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分为普通电锅炉和蓄热电锅炉两种。普通电锅炉与蓄热电锅炉相比,在节能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不利于“移峰填谷”,而蓄热电锅炉,则克服了普通电锅炉的这个缺陷。蓄热电锅炉是以电锅炉利用晚间廉价电力,对蓄热材料加热,并将其储存在蓄热材料中在电网高峰时段关闭电锅炉,由储存在蓄热材料里的热量供热。这样就做到了运用谷期电能,回避峰期电能,不但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电网效率,起到了“移峰填谷”的作用。由于它不排出有害气体,无污染,无噪,比煤锅炉、油锅炉的热效率高,又能充分利用低谷电价,运行费用低,现正被广泛的推行。
传统的蓄热电锅炉主要有以下两种:
1.高温耐火砖固体电储热技术:是利用电热丝加热耐火砖储存热能,之后利用风机驱动空气与储热材料进行强制换热后,再进入空气-水换热器加热冷水的方式供热。然,高温耐火砖固体电储热技术存在的问题:系统内的电加热丝,长期高温运行极易损坏,维护麻烦。
2.熔融盐电储热技术:是通过熔盐电加热器将冷盐罐抽出的低温熔盐加热,携带有大量热能的高温熔盐储存在高温罐中。供热时,热盐泵将高温熔盐输送至熔盐蒸汽发生器,高温熔盐将热量传递给循环热水,从而产生蒸汽,蒸汽被送至板式热交换器,实现供暖。换热后的熔盐回流到低温罐。然,熔融盐电储热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旦停电,整个系统管道熔融盐凝结后系统报废,维修成本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检修拆卸方便,维修成本低的电蓄热系统。
一种电蓄热系统,包括导热油加热装置、蓄热模块、油气分离器、膨胀油箱和换热器;
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蓄热模块和所述油气分离器依次连接并形成一个循环,所述油气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和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连接;
所述油气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和所述膨胀油箱连接;
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并联,所述油气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和所述换热器的导热油进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导热油出口和所述蓄热模块连接;
所述换热器的导热油进口设有变频油泵,所述换热器的冷水进口设有变频水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导热油加热单元,所述第一导热油加热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热油泵、第一导热油炉和第一电动阀,其中,所述第一导热油泵和所述油气分离器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动阀和所述蓄热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热油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导热油加热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导热油泵、第二导热油炉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一导热油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热油加热单元并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模块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热模块内设有盘管,导热油与所述蓄热模块内的蓄热材料通过所述盘管进行换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热水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变频油泵和所述变频水泵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上述电蓄热系统,通过在用电低谷期间通过导热油加热装置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后,加热后的导热油对蓄热模块进行加热,并将热量存储在蓄热模块内,在用电高峰期,又将存储在蓄热模块中的热量通过导热油和换热器传递给待加热的流体,能够充分利用低谷电价,运行费用低,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蓄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蓄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电蓄热系统100,包括导热油加热装置10、蓄热模块20、油气分离器30、膨胀油箱40和换热器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优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6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用营养液喷洒装置
- 下一篇:烟草漂浮育苗精准追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