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防渗漏地下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6523.2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8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拇指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500 河南省许昌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渗漏 地下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结构,名称是一种防水防渗漏地下室结构,包括地下室结构本体,所述的地下室结构本体具有混凝土底面和侧墙,其特征是:在混凝土底面上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坡向室内地漏、下水井或采光井设置,所述导流槽底内还设置有半开口的PVC管,所述的PVC管下面开口,所述导流槽内PVC管上面用密封胶封堵后,所述密封胶层上部再用防水堵漏宝抹平,所述的混凝土底面和侧墙具有交接部位的下角,所述的导流槽靠近并平行于下角处设置,所述的混凝土底面和侧墙上具有一层聚合物防水灰浆层,所述的混凝土底面和侧墙上具有一层渗透结晶防水层,这样的地下室结构具有防水防渗漏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室结构具有混凝土底面和侧墙,现有技术中,由于底板和侧墙设置的不合理,存在着容易渗漏等问题,影响了地下室结构防水、防渗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水防渗漏效果好的地下室结构——一种防水防渗漏地下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下室结构防水防渗漏设置,包括地下室结构本体,所述的地下室结构本体具有混凝土底面和侧墙,其特征是:在混凝土底面上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坡向室内地漏、下水井或采光井设置,所述导流槽底内还设置有半开口的PVC管,所述的PVC管下面开口,所述导流槽内PVC管上面用密封胶封堵后,所述密封胶层上部再用防水堵漏宝抹平。
进一步地讲,所述的混凝土底面和侧墙具有交接部位的下角,所述的导流槽靠近并平行于下角处设置。
进一步地讲,所述的混凝土底面和侧墙上具有一层聚合物防水灰浆层。
进一步地讲,所述的混凝土底面和侧墙上具有一层渗透结晶防水层。
进一步地讲,所述的聚合物防水灰浆层厚度是2.00毫米。
进一步地讲,所述的渗透结晶防水层为2.0kg/㎡。
进一步地讲,所述的聚合物防水灰浆层包括多个小分层,相邻的小分层之间的纹理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样的地下室结构具有防水防渗漏效果好的优点;
所述的混凝土底面和侧墙具有交接部位的下角,所述的导流槽靠近并平行于下角处设置,所述的混凝土底面和侧墙上具有一层聚合物防水灰浆层,所述的混凝土底面和侧墙上具有一层渗透结晶防水层,所述的聚合物防水灰浆层厚度是2.00毫米,所述的渗透结晶防水层2.0kg/㎡,所述的聚合物防水灰浆层包括多个小分层,相邻的小分层之间的纹理垂直设置,具有防水效果更好、节省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凝土底面 2、侧墙 3、导流槽 4、半开口的PVC管 5、密封胶 6、防水堵漏宝 7、下角 8、聚合物防水灰浆层 9、渗透结晶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室结构防水防渗漏设置,包括地下室结构本体,所述的地下室结构本体具有混凝土底面1和侧墙2,其特征是:在混凝土底面上设置有导流槽3,导流槽坡向室内地漏、下水井或采光井设置,所述导流槽底内还设置有半开口的PVC管,所述的PVC管下面开口,所述导流槽内PVC管上面用密封胶5封堵,所述密封胶层上部用防水堵漏宝6抹平。
PVC管半开口向下,内留有空腔,当渗漏情况发生后,积水在水压作用下,向PVC管空腔汇集,并流向室内最低点—地漏、下水井或采光井处,达到排水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拇指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拇指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6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灯外壳及车灯
- 下一篇:配有封闭水箱的平板太阳能集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