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持续添加药液的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7099.3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1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夏贇;胡超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液孔 雾化罐 进液嘴 浮漂 本实用新型 喷管 自动添加 雾化器 雾化芯 药液量 自动控制药液 雾化罐顶部 医用雾化器 浮力作用 开口朝下 螺纹连接 内部相通 上小下大 雾化器盖 锥形封堵 封闭 侧壁 浮起 雾化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持续添加药液的雾化器,涉及医用雾化器领域,包括雾化罐、螺纹连接在雾化罐顶部的雾化器盖、固定连接在雾化罐内部的喷管、套设在喷管外的雾化芯;所述雾化罐的侧壁设有进液嘴,进液嘴一端具有开口朝下且与雾化罐内部相通的进液孔,进液嘴的另一端通至雾化罐外部;雾化芯外套设有利用浮力作用调节进液孔打开或封闭的浮漂。所述浮漂对应进液孔处设有向进液孔延伸的锥形封堵。所述进液孔呈上小下大的锥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液嘴和浮漂,实现自动添加药液至雾化罐的效果,当药液量少时,浮漂下降,打开进液嘴的进液孔,向雾化罐中自动添加药液,当药液量多时,药液将浮漂浮起封闭进液嘴的进液孔,药液不再流进雾化罐。实现自动控制药液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雾化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持续添加药液的雾化器。
背景技术
患者气管切开后需在患者的喉部插入气管管套供病人呼吸,由于天然的呼吸系统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及灰尘和微生物的过滤左右,而人工管道却没有这种功能。由于气管切开早期气道处于粘膜高分泌、高水肿的高炎症状态,此时进行持续雾化,能减轻粘膜水肿,维持氧合水平,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如果使用人工管道时如果护理过程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痰液不及时排出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痰痂一旦形成,可阻塞支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窒息,或者引起患者刺激性呛咳、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及肺部感染率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采用人工气道帮助病人呼吸时时气道湿化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气道湿化均采用医用雾化器来实现,医用雾化器一端具有进气口,另一端与气切面罩相连,气切面罩供患者呼吸。例如中国专利CN200720186960.7,公开了一种医用雾化器,由雾化器、喷管及底座组成,喷管外部套有雾化芯,且两喷孔同心,雾化芯的底角插入底座的凹腔内,圆台体位于雾化芯的顶端。
但上述医用雾化器采用人工向雾化器内注入药液,由于药液过多将导致药液直接流入到患者气管内,轻则引起患者呛咳,重则导致病人窒息。一般药液量需要控制在5毫升左右,因此需要少量多次的向雾化器内注入药液,平均每5分钟就需要注入一次药液,增大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于是现场医务人员采取利用输液器向人工气道或气切面罩内注入水滴的方法进行湿化。但此种方法水滴数量不宜调节,湿化量很难控制,而且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巡视,避免过度湿化或湿化不够引起不良后果,增大人工护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持续添加药液的雾化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人工注入水滴进行湿化,湿化量不易控制、人工护理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液嘴和浮漂,实现自动添加药液至雾化罐的效果,当药液量少时,浮漂下降,打开进液嘴的进液孔,向雾化罐中自动添加药液,当药液量多时,药液将浮漂浮起封闭进液嘴的进液孔,药液不再流进雾化罐。实现自动控制药液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7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