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补线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0236.9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9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兰;夏海华;杨恒勃;金丰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22 | 分类号: | H05K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万志香 |
地址: | 5103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线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补线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补线笔。
背景技术
目前在PCB生产中,PCB内外层图形会有开路的情况出现,此时需要用与原线路匹配的锡铜线等补线带补在缺口处,并利用补线机焊接,使开路变成通路。由于PCB内外层图形,特别是内层图形细线路小间距,因此对于补线的重合度、精准度要求较高,直接手持补线带线圈对位精度低、且操作不便。如图1所示,有现有技术将补线带固定在一个多边形载体100上,载体100前端有吐线口,将该多边形载体100放置在PCB板上用于常规开路缺口的补线。但该载体100在补线过程中移动不灵活,容易吸附在铜层图形表面,且吐线口出来的补线带末端容易翘起,补线精度以及重合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补线操作简便且精度和重合度高的补线笔。
一种补线笔,包括笔杆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笔杆两端的且与所述笔杆连接的笔头和笔尾;其中,所述笔杆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笔头具有引线部,所述引线部为楔形体结构且厚度从靠近所述笔杆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笔杆的笔尖端逐渐减小至零,所述引线部的一侧斜面设有引线槽,所述笔头上还设有用于配合覆盖在该侧斜面上以将补线带限位在所述引线槽内的压线板;所述笔尾具有用于安装线圈的安装轴;从所述线圈引出的补线带能够穿过空心的所述笔杆至所述笔头,并从所述引线槽在所述笔尖端引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笔杆为柱状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笔杆与所述笔头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笔杆用于与所述笔头连接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笔头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具有内螺纹的空心柱状体结构,所述笔头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笔杆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笔头还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引线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压线板安装在所述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压线板均具有安装孔,所述压线板通过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的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板具有压线部与安装部,所述压线部与所述引线部的设有所述引线槽的斜面相匹配以用于贴合在该斜面上,所述安装部具有所述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笔尾还具有锁紧环、支撑架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架通过环绕在所述笔杆的笔尾端的锁紧环锁紧固定在所述笔杆上,所述支撑杆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安装轴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环包括两个在端部配合连接的半圆环,所述支撑架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设置且分别通过两个锁紧件与该两个半圆环锁紧在一起,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安装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两个相互配合螺纹连接的子杆,两个所述子杆分别穿设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架上。
上述补线笔的笔头具有呈楔形体结构的引线部,引线部的笔尖处扁平,当补线带从引线槽在笔尖处引出后,扁平的笔尖可以防止补线带偏移,且引线部与压线板配合,可以将补线带稳定的限位在引线槽中,进一步防止补线带跑偏。该补线笔在补线时操作简便,补线效率高,可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耗费额外资源,且补线后原线路与所补线路重合度高,精准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补线工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补线笔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笔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含有压线板的笔头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笔头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笔头的俯视图;
图7为图4中压线板的剖视图;
图8为锁紧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0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检查FPC蚀刻线宽的菲林
- 下一篇:一种PCB印刷电路板烘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