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膜以及触控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0263.6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3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才;李明麟;叶丹霞;龚得杏;黄宜浪;郭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0 | 分类号: | H01B5/00;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以及 触控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膜以及触控屏。
背景技术
触控屏可实现通过触摸操作进行人机对话,它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人机交互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对于一些较大尺寸屏幕的触控屏产品,其导电层主要采用金属导电膜设计成金属网格,常见的有Agmesh(银网格)和Cumesh(铜网格)。但是,金属导电膜容易造成显示区内的线路暴露,导致产品光学性能差,金属网格与液晶贴合易产生摩尔纹,在工艺上需要做到很细的线路,一般网格设计间距需要做到5μm以下才能达到良好的隐蔽效果,工艺制作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电膜以及触控屏,该导电膜以及触控屏的光学特性较好,且制作工艺难度较小。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电膜,包括导电膜本体,所述导电膜本体为透明导电膜,所述导电膜本体的方阻≤70Ω/□,所述导电膜本体上设有线路图案,所述线路图案为网格图形线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膜本体为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薄膜、纳米银丝薄膜或PEDOT(聚乙撑二氧噻吩)薄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膜本体为ITO薄膜与纳米银丝薄膜依次叠设形成的薄膜;或者,所述导电膜本体为ITO薄膜、纳米银丝薄膜与ITO薄膜依次叠设形成的薄膜;或者,所述导电膜本体为ITO薄膜、铜薄膜与ITO薄膜依次叠设形成的薄膜。
一种触控屏,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采用如上所述的导电膜,所述第一导电层为发射极线路层TX或接收极线路层RX,所述第二导电层对应为接收极线路层RX或发射极线路层TX。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为低方阻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方阻≤70Ω/□,所述第二导电层为ITO薄膜、银胶金属网格薄膜、铜金属网格薄膜或纳米银薄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屏还包括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二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一胶粘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粘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透明导电转印薄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屏还包括第二胶粘层以及盖板,所述盖板、第二胶粘层、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一导电层依次叠设,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第二胶粘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粘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粘层为OCA(OpticallyLlearAdhesive,光学透明粘合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CG(CoverGlass,盖板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导电膜,可作为触控屏的导电层使用,通过将导电膜本体设置为透明导电膜,将其方阻设置为小于等于70Ω/□的低方阻,并将其上的线路图案采用网格图形线路设计,该导电膜作为触控屏的导电层时为透明结构且阻抗较低,不易造成显示区内的线路暴露,能够满足触控屏对阻抗的要求,满足触控屏的功能需求,并且,网格图形线路整体分布均匀,光学特性较好,透过率较高,能够有效改善导电层的可视性,提高触控屏产品的光学性能,实际制作时网格设计间距可做到较大,相比于传统金属导电膜要求的5μm以下,工艺制造难度较小。
所述触控屏,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依次叠设形成触控屏产品,第一导电层采用上述所述的导电膜,具备所述导电膜的技术效果,该触控屏的光学特性较好,制作工艺难度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电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电膜的线路图案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触控屏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0、导电膜,110、导电膜本体,120、线路图案,200、第一导电层,300、第二导电层,400、第一胶粘层,500、第二胶粘层,60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0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引出扫描盒结构
- 下一篇:一种易散热的铜带软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