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球体拉深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0280.X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6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方园;凃鹏;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钱成岑 |
地址: | 6184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球 体拉深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深模具,特别是一种航空钛合金半球体拉深模具,属于航天航空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用于半球体加工件成形的凸模和凹模,该凸模和凹模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加工件毛坯料的压边圈,通过上平台带动凹模上下移动实现半球体的拉深成形;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球体拉深模解决了传统技术脱料麻烦的问题,采用凹模为上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半球体的拉深效果,确保半球体的拉深精度,并且通过连杆的设计使凸模凹模形成为一体,借助打料块的可滑动设计使凹模在回程的过程中使拉深成形的半球体自然脱落,由于接触面的配合从而避免在脱料的过程中损伤半球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深模具,特别是一种航空钛合金半球体拉深模具,属于航天航空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钛合金厚壁半球体零件材料为TC4,产品直径为φ406mm,高度为250mm,该产品最终车加工至δ0.5-δ1.6mm的薄壁球面,产品要求壁厚δ8.0mm,壁厚减薄率要求控制在30%,球面形面要求轮廓度偏差不大于0.5mm,直径偏差不大于0.5mm。
半球类零件制造通常采用拉深模具进行产品成形,产品在成形时,通常会沿产品切线方向增加直线段作为工艺余量,并在后续工序进行去除,但是产品拉深成形时,受材料厚度、压边力等因数的影响,产品成形过程局部会产品褶皱,最终导致球面产品憋死在凹模中,导致产品难以取件,并且经常因为取件方式不当导致产品受到破坏而造成产品报废。
目前采用的加工技术中,半球体在拉深成形后由钳工使用钢棒撬动打料块,由打料块推动产品脱模,在撬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震动,也会影响半球体的加工精度,不能够满足航空零部件对精度的要求,也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拉深效果好,快速脱料,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不影响半球体精度的半球体拉深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半球体拉深模,包括用于半球体加工件成形的凸模和凹模,该凸模和凹模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加工件毛坯料的压边圈,通过上平台带动凹模上下移动实现半球体的拉深成形。采用压边圈、凸模和凹模实现半球体的拉深成形,并且利用凹模的上下移动方式能够保证拉深效果,并且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该装置的工作环境为700℃-75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球体拉深模,所述凸模包括垫块和与半球体匹配的模芯,该模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垫块上。该方式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凸模内设置有由顶部贯穿到底部的排气孔。能够避免半球体在拉深成形时由于存在空气负压影响半球体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模芯内设置有第二减重孔。
进一步的,该第二减重孔为4个,均匀同心的分布在模芯内部,该第二减重孔贯穿模芯的底部。
进一步的,排气孔连通模芯顶部与第二减重孔,垫块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二减重孔和外界的通孔以使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球体拉深模,所述凹模包括凹模体和设置在凹模体上方的盖板,该凹模体通过盖板被上平台带动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体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减重孔。降低能源消耗。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体和盖板之间还设置有便于加工件脱料的打料块,该打料块在凹模体和盖板之间可上下移动。该设计是为了使拉深成形后脱料更加快捷,工作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打料块上设置有定位轴,盖板上开设有轴孔,定位轴装配于轴孔并可上下移动,打料块上还设置有与凹模体内腔体弧面配合的圆弧面。该设计结构简单,脱料过程中不会损伤半球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0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线整理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焊膏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