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发光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1816.X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8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崇民;龚坚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电路 串联 本实用新型 亮度一致性 亮度控制 驱动信号 双极结型 支路并联 发射极 集电极 三极管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发光驱动电路。所述LED发光驱动电路用于驱动LED发光阵列,所述LED发光阵列由多个支路并联构成,每条支路上串联有多个LED,每条支路上串联有用于亮度控制的双极结型三极管BJT,所述BJT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串联在所述支路上,所述BJT的基极用于驱动信号的输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驱动电路能够提高LED显示阵列的亮度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发光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的LED显示屏的LED阵列。参见图1,LED阵列由不同的支路相互并联构成。在每个支路上,依次串联有不同的LED。显示的驱动电压由每个支路的第一个LED的阳极输入。当驱动电压为高电平时,相应支路上的LED 被点亮。
现有了LED阵列的驱动方式有如下缺陷,多个支路是通过一个输出端口来控制,每一个支路的多个LED正向压降偏差累加时,流过每一个支路的电流偏差较大,最终导致LED矩阵灯板中LED的亮度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发光驱动电路,以提高LED显示阵列的亮度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发光驱动电路,用于驱动LED发光阵列,所述LED发光阵列由多个支路并联构成,每条支路上串联有多个LED,每条支路上串联有用于亮度控制的双极结型三极管BJT,所述BJT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串联在所述支路上,所述BJT的基极用于驱动信号的输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驱动电路,通过在各个LED支路上串联 BJT,提高LED显示阵列的亮度一致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LED发光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LED发光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LED发光驱动电路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用于亮度控制的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为NPN 型BJT,并且,所述BJT的集电极与所述支路上相互串联的LED中最末一个的阴极连接,所述BJT的发射极与所述支路上串联的限流电阻连接,并且,所述限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参见图2,LED发光驱动电路由若干个相互并联的支路构成。每个支路上串联有若干个用于发光显示的LED,用于亮度控制的BJT T21-T25,以及用于限流的限流电阻R21-R25。
在图1示出的LED发光驱动电路中,各个支路上串联的LED的导通与否均通过一个输入端口进行控制。这样一来,每个直流上的瞬时电流的差异较大,最终会导致不同支路上LED的显示亮度的不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1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