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管夹及可调流量静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2167.5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6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勋;周伟;郭清波;宋腾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康医用器材(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5 | 分类号: | A61M5/175;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夹 扣边 本实用新型 静脉留置针 搭边 医护人员工作量 弹性塑料 可调流量 矛盾问题 有效减少 穿刺 挂钩扣 挤压端 留置针 输液量 输液 挂钩 痛苦 治疗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管夹,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为弹性塑料构件,所述本体包括有搭边与扣边,所述搭边的内侧设有多个挂钩,所述扣边的前端与挂钩扣接,所述扣边的内侧设有挤压端。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导管夹的结构,使得导管夹能实现多级的调整,进而利用导管夹控制静脉留置针的流量,有效防止输液治疗时因输液量不同,而需要反复穿刺不同规格型号留置针的问题;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有效减少医患矛盾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静脉留置针的配套产品。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最早于20世纪中叶开始应用于临床,不仅可以减少病人因静脉输注而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也极大减轻了临床护理一线的工作量。但在留置针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如在手术中为了快速输入药液会选择大流量18G留置针,当手术结束转为护理阶段时,拔掉18G留置针后需要再穿刺22G或24G的小流量留置针。这样反复穿刺不仅会增加护理工作量,还会严重影响留置效果,增加医患矛盾。而现有的静脉留置针上都设有一个导管夹,但是该导管夹仅仅是起到了启闭导管的作用,功能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控制流量的导管夹及应用该导管夹的静脉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导管夹,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为弹性塑料构件,所述本体包括有搭边与扣边,所述搭边的内侧设有多个挂钩,所述扣边的前端与挂钩扣接,所述扣边的内侧设有挤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搭边的上端设有向外翻的把手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的一端与搭边连接、另外一端与扣边连接,所述连接边的两端均圆弧过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的外周设有防滑纹。
一种可调流量的静脉留置针,包括套管、铆钉、套管座、隔离塞、针座、外延管、接头和护帽,所述外延管外设有所述的导管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导管夹的结构,使得导管夹能实现多级的调整,进而利用导管夹控制静脉留置针的流量,有效防止输液治疗时因输液量不同,而需要反复穿刺不同规格型号留置针的问题;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有效减少医患矛盾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夹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静脉留置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康医用器材(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佳康医用器材(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2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