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颗粒阻尼耗能减振道砟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2760.X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9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冯青松;李文滨;罗锟;雷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黄明凯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阻尼 道砟垫 橡胶板 耗能 减振 减震 本实用新型 隔振效果 轨道地基 轨道结构 耗能元件 耗散能量 结构阻尼 胶结带 上表面 有效地 原有的 减小 钢丝 预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颗粒阻尼耗能减振道砟垫,布置于道砟与轨道地基之间,所述颗粒阻尼耗能减振道砟垫包括橡胶板以及埋设在所述橡胶板内部的颗粒阻尼耗能元件以及钢丝;所述橡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预留胶结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颗粒阻尼技术的道砟垫不仅可以减小轨道结构原有的刚度,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大结构阻尼起到耗散能量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道砟垫的减震隔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颗粒阻尼耗能减振道砟垫。
背景技术
近几年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迅速,因其大运量以及环保的优势,但存在噪声和环境振动的有害影响。地铁或铁路沿线小区业主的投诉,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要求,使轨道交通引起的噪声和环境振动技术问题逐渐转化为民生问题,甚至政治问题,倍受社会关注。
传统的轨道结构减振技术有浮置板,减振扣件,道砟垫等,它们的工作机理是通过改变轨道结构的刚度起到减震的效果,这些装置要么造价高昂,要么会提高车体的振动。所以发展一种新的轨道结构减振设备是必须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颗粒阻尼耗能减振道砟垫,该道砟垫通过在橡胶板中埋设钢丝以及颗粒阻尼耗能元件,有效地提高了道砟垫的阻尼以及耗散振动能量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颗粒阻尼耗能减振道砟垫,布置于道砟与轨道地基之间,所述颗粒阻尼耗能减振道砟垫包括橡胶板以及埋设在所述橡胶板内部的颗粒阻尼耗能元件以及钢丝;所述橡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预留胶结带。
所述颗粒阻尼耗能元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阻尼颗粒。
所述壳体为六面体,其边长在1~2cm之间。
所述阻尼颗粒的材质为钨粉、铅粉、铜粉以及铁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阻尼颗粒的粒径为0.001~0.5mm;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阻尼颗粒的填充率在50~90%之间。
所述橡胶板的成分包括天然橡胶、酚醛树脂以及硬质碳黑。
所述橡胶板包括顶部承重层以及底部混合层;所述颗粒阻尼耗能元件以及所述钢丝埋设在所述底部混合层中。
所述颗粒阻尼耗能元件在所述橡胶板内部采用单层阵列排布;所述颗粒阻尼耗能元件的下表面与所述橡胶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cm;所述颗粒阻尼耗能元件的上表面与所述橡胶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2cm;相邻的所述颗粒阻尼耗能元件之间的间距为2~4cm。
所述钢丝环绕所述颗粒阻尼耗能元件,所述钢丝与所述颗粒阻尼耗能元件之间的距离为0.5~1cm。
所述预留胶结带设置在所述橡胶板的上表面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颗粒阻尼技术的道砟垫不仅可以减小轨道结构原有的刚度,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大结构阻尼起到耗散能量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道砟垫的减震隔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颗粒阻尼耗能减振道砟垫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颗粒阻尼耗能减振道砟垫的截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颗粒阻尼耗能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颗粒阻尼耗能减振道砟垫应用过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2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铁轨道用无缝链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盾构施工用装配式轨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