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通道输入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2817.6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韬;谈竹奎;肖永;桂军国;林呈辉;徐长宝;吕黔苏;曾华荣;张锐锋;龙秋风;刘斌;班国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3/156;H02M1/14;H02J3/3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输入 三相 并网 逆变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输入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日趋紧张、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当务之急。太阳能分布范围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无噪音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主要形式之一,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但是光伏发电的效率主要受制于光伏组件的效率,在目前光伏组件发电效率难以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提高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效率是提高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降低造价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且现有技术中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电感体积比较大,硬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通道输入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光伏发电的效率低下和现有技术中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电感体积比较大,硬件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双通道输入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它包括第一路boost电路和第二路boost电路,所述第一路boost电路和第二路boost电路并联后与直流母线电容连接;直流母线电容与三相逆变桥连接,三相逆变桥与输出EMI滤波电路连接,输出EMI滤波电路与电网连接;光伏阵列分别通过输入EMI滤波器后分别与第一路boost电路和第二路boost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boost电路包括输入电感L1、电力电子开关G1、输出二极管D1和电容UPV1,输入EMI滤波器的输出端与输入电感L1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感L1输出端与输出二极管D1连接;电容UPV1连接在输入EMI滤波器的二个输出端上;电力电子开关G1并联在输入电感L1输出端和输入EMI滤波器的一个输出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boost电路并联,光伏阵列的输出首先经过系统的输入EMI滤波电路后进入boost电路,经过boost电路的升压后给直流母线电容充电并维持母线电容电压在一个目标值附近,该直流母线电容电压经过三相逆变桥变换成50Hz/60Hz的交流电,经过输出EMI滤波电路后输入电网;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输入的功率范围增加,提高了光伏发电效率;且在相同的电流纹波值条件下,所需要的输入电感减小一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光伏发电的效率低下和现有技术中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电感体积比较大,硬件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S1是第一路boost电路,S2是第二路boost电路,S3是三相逆变桥。
一种双通道输入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见图1),它包括第一路boost电路和第二路boost电路,所述第一路boost电路和第二路boost电路并联后与直流母线电容Udc连接;直流母线电容与三相逆变桥连接,三相逆变桥与输出EMI滤波电路连接,输出EMI滤波电路与电网连接;光伏阵列分别通过输入EMI滤波器后分别与第一路boost电路和第二路boost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路boost电路和第二路boost电路结构相同;均包括输入电感L1、电力电子开关G1、输出二极管D1和电容UPV1,输入EMI滤波器的输出端与输入电感L1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感L1输出端与输出二极管D1连接;电容UPV1连接在输入EMI滤波器的二个输出端上;电力电子开关G1并联在输入电感L1输出端和输入EMI滤波器的一个输出端上。
Boost电路包括输入电感L1、电力电子开关G1、输出二极管D1,此电路结构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力电子开关的PWM驱动信号,控制光伏阵列的输入电压电流。根据电感的定义,得到以下公式:
式中:Upv为光伏输入侧的电压,Dmax为考虑电感寄生电阻的因子,f为开关频率,Δi为电流纹波额定值;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boost电路并联的拓扑结构,相当于将纹波系统减半了,因此,电感值比单boost电路小一半,减小了电感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2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