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遮阳帘挂钩组件、包括其的窗框内饰板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2898.X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0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泱;潘坡;郭恒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 挂钩 组件 包括 窗框 内饰板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遮阳帘挂钩组件、包括其的窗框内饰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两侧挡风玻璃和后方挡风玻璃上粘贴保护膜,可有效遮挡阳光,避免紫外线直射,但保护膜的性能会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减弱。因此,更多的用户选择为汽车安装遮阳帘。遮阳帘的遮挡效果更好,使用时间长,而且方便安装和拆卸;当遮阳帘收起时,遮阳帘不会影响挡风玻璃的正常使用。在安装遮阳帘时,在玻璃上方的窗框内饰板上安装挂钩,遮阳帘通过挂钩安装在窗框的内饰板上,以便用户根据需要调整遮阳帘的位置。
通常,挂钩集成在窗框内饰板上,挂钩和窗框内饰板通过一体注塑制作而成,现有的窗框内饰板模具无法满足上述要求,需要针对不同的车型,制作配套的带有挂钩模具的窗框内饰板模具。而且,因挂钩既要与窗框内饰板连接,又要实现勾挂遮阳帘的作用,挂钩模具的形状会增加窗框内饰板模具的制作难度,增加其制作成本。另外,通过模具制作的挂钩,其表面上可能出现分型线,影响美观性。
因此,需要一种遮阳帘挂钩组件、包括其的窗框内饰板及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遮阳帘挂钩组件、包括其的窗框内饰板及汽车,遮阳帘挂钩组件与车体可拆卸连接,降低对窗框的结构要求,能够实现可重复利用,具有通用性,美观且成本低。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遮阳帘挂钩组件,包括:
挂钩,所述挂钩上部设置有用于伸入到车体安装孔内的膨胀螺栓;
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膨胀螺栓配合使用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可插入到所述膨胀螺栓内,以便将所述挂钩卡紧到所述车体安装孔上。
优选地,所述挂钩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底部的挂钩本体,所述膨胀螺栓设置在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膨胀螺栓的轴心处设置有贯穿所述基座的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挂钩本体与所述基座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膨胀螺栓包括多个扣片,多个所述扣片围绕所述定位孔均匀分布,所述扣片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扣片的顶部可向远离所述定位孔的轴心扩散。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优选地,所述挂钩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盖套设在所述挂钩的所述基座上,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挂钩本体从所述通孔内伸出。
优选地,所述端盖包括底板和从所述底板边沿向上延伸出的侧壁,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定位销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侧壁用于围合在所述基座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窗框内饰板,所述窗框内饰板包括上述的遮阳帘挂钩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遮阳帘挂钩组件。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遮阳帘挂钩组件、包括其的窗框内饰板及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遮阳帘挂钩组件与车体通过车体安装孔连接,窗框上只需设置有车体安装孔,降低对窗框的结构要求,降低了窗框内饰板的复杂度;其次,遮阳帘挂钩组件为独立设计,遮阳帘挂钩组件具有通用性,车体上设置有相应的车体安装孔,即可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遮阳帘挂钩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遮阳帘挂钩组件的挂钩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遮阳帘挂钩组件的端盖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挂钩;11:基座;12:挂钩本体;13:第一膨胀螺栓;
14:第二膨胀螺栓;15:定位孔;16:减重孔;17:第一卡接部;
20:端盖;21:定位销;22:第一卡接部;23:通孔;
24:底板;25: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2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型太阳能风力发电路灯
- 下一篇:一种LED多彩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