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防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3534.3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9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套主体 连接装置 防护套 右侧盖 左侧盖 血液透析中心 本实用新型 静脉导管 上盖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固定器 留置导管 身体部位 外界因素 防水层 固定带 可重复 内表面 外露 导管 淋浴 洗澡 刺激 感染 灵活 外部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防护套,包括防护套主体,防护套主体包括左侧盖、右侧盖、上盖;左侧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导管固定器;左侧盖和右侧盖上固定有防护套固定带、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上盖和右侧盖上设置有第三连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保护外露导管不受外界因素的刺激和感染,可重复固定次数多,更加方便灵活;可根据需要将防护套主体固定于患者的身体部位,适用于不同位置的留置导管;患者淋浴洗澡时水会顺着防护套主体外部的防水层流下,不会污染内部的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置管防护用具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防护套。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同时也是急性中毒和重症胰腺炎等疾病的重要急救手段。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的临时血管通路因为其安全、迅速、有效,而被广泛应用。采用中心导管透析结束后,临床护士多使用多块无菌纱布包裹导管的外露部分,用胶布将包裹物贴于患者颊部及颈部。这种导管外露部分的处置方法和固定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而且难以固定,常因胶布脱落而使导管暴露于空气中,增加感染几率;同时多块纱布夹杂包裹、无规律地在患者脸上到处贴胶布,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适感和自我形象的紊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也出现了一些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0820239011.5的实用新型专利《一次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防护套》,包括防护套、固定带、单面胶、松紧口,其特征是防护套呈半封闭的圆柱形,防护套开口处采用松紧口,内置一条松紧带或棉绳;防护套上下三分之一处各对称分布一对固定带,固定带上设单面胶。使用时,需将透析置管外露端套入防护套,用松紧口将防护套扎紧,然后用单面胶固定防护套。但因置管外露部分有开关夹,这使外露导管并不容易套入半封闭状的防护套;同时套入管的过程产生作用力,使套管内移,增加患者疼痛。而对称分布在防护套外的单面胶,使患者除防护套以外贴胶的范围扩大,特别容易贴住是长发患者的头发,增加不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灵活方便、固定牢固的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防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一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防护套,包括防护套主体,所述防护套主体由无菌密制纱布内层和防水外层组成,包括可折叠重合相连的左侧盖、右侧盖,以及可折叠地固定于所述左侧盖上部的上盖;所述左侧盖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导管固定器,所述导管固定器由若干平行设置的导管固定带组成,所述导管固定带包括一活动扣和一固定扣,所述活动扣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左侧盖的内表面,另一侧与所述固定扣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扣固定于所述左侧盖的内表面;所述左侧盖和右侧盖上分别固定有用于将所述防护套主体悬挂固定于身体部位的防护套固定带;所述左侧盖和右侧盖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左侧盖和右侧盖的侧边的第一连接装置、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左侧盖和右侧盖的底边的第二连接装置,所述上盖和右侧盖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右侧盖外表面和所述上盖内表面的第三连接装置。
优选地,所述左侧盖的外表面设置有单胶贴。
优选地,所述活动扣与所述固定扣通过魔术贴或者子母扣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分别为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或者子母扣。
优选地,所述防护套固定带呈环形结构,且设置于所述左侧盖和右侧盖的侧边。
优选地,所述防护套固定带包括固定于所述左侧盖上端两侧的两根固定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保护外露导管不受外界因素的刺激和感染,相对于传统的粘胶固定,可重复固定次数多,在固定和摘取过程中更加方便灵活,需要对中心静脉导管施加的作用力小,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3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使用无菌透析护理包
- 下一篇:一种安全型体外循环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