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构梁抗震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3574.8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3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金德新;杜涛;包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16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板 辅助板 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 第二安装座 第一安装座 建筑结构梁 连接结构 上端 定位块 缓冲垫 加强板 螺纹块 螺杆 下端 抗震 垂直结构 螺杆底端 安装板 结构梁 拆卸 配合 挤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梁抗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右上端连接有辅助板,辅助板右上端连接有第一缓冲垫,第二安装板右端中部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中部连接有螺纹块,螺纹块中部连接有螺杆,螺杆底端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左下端连接有定位块,第二安装座左下端连接有第二缓冲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辅助板和定位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着对两垂直结构梁的高效连接,同时拆卸和安装均十分方便,此外,通过设有的螺杆和固定块之间的配合,实现着对定位块的高效挤压,从而保证了结构梁连接时的稳定性,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结构梁抗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厂房、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广义上来讲,景观,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讲,动物有意识建造的巢穴也可算作建筑。建筑构成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形象。
相关技术中,建筑地震工程采用阻尼器的耗能振动或吸收谐振频率来减弱地震作用力,采用抗震紧固件固定能够承受地震结构的构造。由于抗震紧固件连接两建筑结构,在受到振动载荷时不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造成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不牢固,导致建筑物的抗震效果变差,尤其在垂直连接建筑结构梁中。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建筑结构梁抗震连接结构,以保证两垂直连接状态下的建筑结构梁的牢固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梁抗震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结构梁抗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右上端连接有辅助板,辅助板右上端连接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二安装板右端中部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中部连接有螺纹块,螺纹块中部连接有螺杆,螺杆底端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左下端连接有定位块,所述第二安装座左下端连接有第二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上端通过上螺栓固定连接有竖直结构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下端通过下螺栓固定连接有水平结构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杆右端固定连接于旋转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均为L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建筑结构梁抗震连接结构,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辅助板和定位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着对两垂直结构梁的高效连接,同时拆卸和安装均十分方便,此外,通过设有的螺杆和固定块之间的配合,实现着对定位块的高效挤压,从而保证了结构梁连接时的稳定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结构梁抗震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建筑结构梁抗震连接结构的爆炸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3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