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ZigBee无线传输的煤气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4998.6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4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梁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15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zigbee 无线 传输 煤气 感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感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ZigBee无线传输的煤气感应器。
背景技术
煤气泄漏感应器是非常重要的煤气安全设备,它是安全使用城市煤气的最后一道保护。煤气泄漏感应器通过气体传感器探测周围环境中的低浓度可煤气体,通过采样电路,将探测信号用模拟量或数字量传递给控制器或控制电路,当可煤气体浓度超过控制器或控制电路中设定的值时,控制器通过执行器或执行电路发出报警信号或执行关闭煤气阀门等动作。可煤气体报警器的探测可煤气体的传感器主要有氧化物半导体型、催化燃烧型、热线型气体传感器,还有少量的其他类型,如化学电池类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都是通过对周围环境中的可煤气体的吸附,在传感器表面产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造成传感器的电物理特性的改变。煤气泄漏感应器广泛应用在城市安防、小区、工厂、公司、学校、家庭、别墅、仓库、资源、石油、化工、煤气输配等众多领域。
现有的煤气感应器为了保护煤气感应器探头,一般将煤气感应器的探头安装在壳体内部,然后在壳体上开设与外部空气连通的通风口。但是煤气感应器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干扰,煤气感应器的探头在获取信息的时候,获知信息速度会减慢,灵敏度会降低,反应不够快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ZigBee无线传输的煤气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ZigBee无线传输的煤气感应器,包括煤气感应器、微处理器、电源电路、ZigBee传输模块、对比模块、预警单元、显示器模块;该煤气感应器与微处理器相连,且所述ZigBee传输模块与微处理器双向通信,所述微处理器与对比模块相连,对比模块将信号进行比对,对比模块与预警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包括信号放大单元、滤波单元以及线性处理单元,所述信号放大单元接收来自煤气感应器采集到的信号,传递给滤波单元进行滤波处理,所述滤波单元将信号传递给线性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所述ZigBee传输模块将信号传递给移动终端;所述电源电路为微处理器、ZigBee传输模块以及预警单元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预警单元包括蜂鸣器和报警灯。
进一步地,所述ZigBee传输模块包括ZigBee协调器、ZigBee路由节点以及ZigBee终端节点,所述ZigBee协调器与所述ZigBee路由节点双向通信,所述ZigBee路由节点与所述ZigBee终端节点双向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模块为LCD显示屏,通过设置有显示器模块,便于对煤气感应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ZigBee传输模块实现通信,使用安全性高、抗干扰性强的优点,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煤气探测信息,反应迅速,也比较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所述的所述一种用ZigBee无线传输的煤气感应器,包括煤气感应器1、微处理器4、电源电路5、ZigBee传输模块6、对比模块7、预警单元8、显示器模块9;该煤气感应器包括壳体,壳体由上盖和下盖组合而成,上盖上开设有安装口,壳体内设置有信号采集及放大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信号采集及放大电路布设在第一线路板上,煤气传感器探头电连接在该第一线路板上,信号处理电路布设在第二线路板上,上述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为两块相互独立的线路板,所述壳体上开有一安装口,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均安装在壳体内,且第一线路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口处、并使所述煤气传感器探头外露于所述壳体之外;另外,壳体外还设置有保护罩,该保护罩上开有气孔,且保护罩卡接在所述第一线路板上,具体卡接结构为:保护罩具有卡钩,通过该卡钩卡接在第一线路板的卡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49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