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轻量化波形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6815.4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4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立洲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4 | 分类号: | F16F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量化 波形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轻量化波形弹簧。
背景技术
波形弹簧作为一种新型弹簧,由多个具有波峰和波谷的金属薄片沿螺旋线绕成环而形成,被广泛用于汽车、电机、纺织机械,液压设备等场合。其优势在于:体积小,且提供的力值大,适用于对安装空间要求较高的场合。
然而在长期使用后,波形弹簧内部的扭应力被传递至波峰与波谷接触的部位,可使其发生扭转变形,弹簧高度降低,单位变形下提供的力值减小。更有甚者,该扭应力持续传递至无约束部位后,容易使得该部位波峰与波谷的连接失效,弹簧整体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轻量化波形弹簧,其适用于优化波形弹簧工作状态下内部扭转力的分布,从而达到长久稳定使用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性能轻量化波形弹簧,包括具有波峰和波谷的波形带,该波形带绕制形成弹簧后,相邻簧圈的波峰和波谷相互接触;所波峰与波谷接触面的长度占该波形带波长的25%-30%;所述波峰的上表面和波谷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凸部或凹部,所述波峰和波谷相互接触后,凸部和凹部相互配合。
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为凸点,凹部为凹孔。
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部为凸条,凹部为凹槽。
一实施例中:所述凸条和凹槽分别沿着波形带的宽度方向延伸。
一实施例中:所述波峰的上表面和波谷的下表面分别具有连续的凸条和凹槽,该凸条和凹槽均沿波形带的宽度方向延伸;波峰与波谷相互接触后,其接触面在波形带的长度方向形成波浪形。
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部和凹部通过冲压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波形弹簧整体的正视图;
图2为凸部或凹部为凸点和凹孔时,两者相配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凸部或凹部为凸点和凹孔时,两者相配合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为凸部或凹部为多个凸条和凹槽时,下方波形带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凸部或凹部为多个凸条和凹槽时,两者相配合后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5,一种高性能轻量化波形弹簧,包括具有波峰和波谷的波形带,在该波形带绕制形成弹簧后,相邻簧圈的波峰和波谷相互接触。
所述波形带在其波峰和波谷分别设有凸部或凹部,所述波峰和波谷相互接触后,该凸部和凹部相互配合。所波峰与波谷接触面的长度占该波形带波长的25%-30%,所述长度指该接触面沿其长度方向的尺寸,使得波峰和波谷相对来说具有较平的表面,相互接触面积较大。凸部和凹部可通过对波形带冲压而成型。
所述凸部为凸点或凸条,凹部为对应的凹孔或凹槽。当凹凸部为凸条和凹槽时,其沿着波形带的宽度方向延伸。
一实施例中,所述波峰和波谷分别具有多个的凸条和凹槽,该凸条和凹槽均沿波形带的宽度方向延伸;波峰与波谷相互接触后,其接触面在波形带的长度方向形成波浪形。
通过以上设计,波峰与波谷接触部位在受到扭转力时,由于凸部和凹部在波形带长度方向相互限位,扭转力无法继续传递,沿弹簧周向的力通过凹凸配合结构的的斜面转化为沿弹簧轴向的力,从而使得接触部位不易产生周向上的微小偏移,波形带上受力均匀;且由于接触面积增大,弹簧受力更稳定,波形带内的应力分布也更加均匀,从而使波形弹簧得以轻量化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立洲五金弹簧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立洲五金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6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刚度稳定储能弹簧
- 下一篇:一种减震器用缓冲橡胶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