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尾气除尘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7126.5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7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许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秀英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8D7/08;B01D53/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尾气 除尘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尾气除尘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由于二氧化硫排放所导致的酸雨污染危害面积达国土面积的30%,给国家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00多亿元,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借鉴国外污染控制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政府已把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根据燃料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控制,其中包括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治理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污染、研究开发治理技术和设备、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进行排污交易试点等多个方面。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工业炉窑在工生产工作产生的废气具有大量有害烟尘,并且还带有大量热量,这些有害烟尘不仅会造成大气的污染,同时还造成能量浪费,而传统技术中却没有针对炉窑产生的废气处理的较好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尾气除尘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场上的常见工业尾气除尘装置除尘效果不佳,功能单一且无法对气体余热进行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尾气除尘净化装置,包括集热装置和耐高温管,所述集热装置左侧设置有支架,且集热装置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内部设置有蝶阀,且进烟口右侧连接有氧化还原装置,所述耐高温管下方连接有高温换热装置,且耐高温管右侧连接有低温换热器,所述低温换热器下方设置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内部固定有静电除尘装置,且收集装置底部设置有灰盘,所述高温换热装置内部设置有换热管。
优选的,所述底座整体结构为环状结构,且其环状结构内侧无缝贴合在集热装置表面。
优选的,所述氧化还原装置内部结构为阶梯状结构,且其阶梯状结构彼此间的间距一致。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管结构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整体结构为螺旋状结构,且其内部换热介质为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工业尾气除尘净化装置将工业产生的废气在除尘管道的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将废气里面的粉尘带上电荷,使其吸附在收尘极板上,再经过振打装置,振落到盛灰斗里,再经由输送带送到储灰灰斗内,解决了废气排放污染大气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其对废气中的余热进行利用并将过剩的余热进行存储,进一步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热装置和高温换热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氧化还原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热装置,2、支架,3、底座,4、进烟口,5、蝶阀,6、氧化还原装置,7、耐高温管,8、低温换热器,9、收集装置,10、高温换热装置,11、换热管,12、静电除尘装置,13、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秀英,未经许秀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71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