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隔膜泵阀锥部装紧锁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7243.1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5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凌学勤;闫宏铭;李和孝;李文明;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隔膜 泵阀锥部装 紧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装置属于隔膜泵阀锥装配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膜泵阀锥部用升降式紧固治具。
背景技术
隔膜泵的核心是通过隔膜的运动,使隔膜室容积发生变化,从而使阀箱体中阀锥部交替开闭,控制介质吸入和排出,阻止液体内泄完成输送料浆目的。阀锥部是大型隔膜泵液力端的关键部件。在频繁往复运动中,主要承受介质冲刷及与阀座冲击。为满足隔膜泵压力、流量精度和较高冲次工况使用要求,阀锥部的装配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以往装配阀锥部需操作者进行搬运安装,手动紧固。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量。装配后不能确定把合力矩能否满足图纸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减少操作者劳动强度的升降式隔膜泵阀锥部装紧锁治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顶部通孔内设置有阀螺母扳手,支架内底部设置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上方设置有顶升小车;支架上方设置有与阀螺母扳手相连的力矩扳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内相应于顶升小车设置有竖直轨道;竖直轨道下端设置有水平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小车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支架内相应于水平轨道设置有与顶升小车的行走轮配合的导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升小车表面设置有与阀锥和/或阀锥导向架配合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力矩扳手和阀螺母扳手之间设置有倍增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倍增器配合的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可对不同规格阀锥部装进行装配。
2、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仅需吊装阀锥部装,大大降低装配强度。
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性强、满足装配要求、提高装配效率,有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支架、2为顶升装置、3为导轨、4为竖直轨道、5为行走轮、6为顶升小车、7为导向架、8为阀锥、9为阀螺母扳手、10为阀螺母、11为倍增器、12为挡块、13为力矩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支架1顶部通孔内设置有阀螺母扳手9,支架1内底部设置有顶升装置2,顶升装置2上方设置有顶升小车6;支架1上方设置有与阀螺母扳手9相连的力矩扳手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1内相应于顶升小车6设置有竖直轨道4;竖直轨道4下端设置有水平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小车6底部设置有行走轮5,所述支架1内相应于水平轨道设置有与顶升小车6的行走轮5配合的导轨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升小车6表面设置有与阀锥8和/或阀锥导向架7配合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力矩扳手13和阀螺母扳手9之间设置有倍增器1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与倍增器11配合的挡块12。
使用时,将顶升小车6通过水平轨道、导轨3和行走轮5的相互配合,拉出支架1;将阀锥8吊运到顶升小车6上,再利用水平轨道、导轨3和行走轮5的相互配合,将顶升小车6推入支架1内,顶升小车6与竖直轨道4对应后,启动顶升装置2,顶升小车6在竖直轨道4的限位下向上移动,将阀锥8托起与阀螺母10相对应;此时,通过力矩扳手13扳动阀螺母扳手9,即可实现阀螺母10的安装,此过程只需对阀锥8进行一次吊运,本实用新型使用后也不需拆卸,可直接进行下一次使用,大幅度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7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汤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海鲜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