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扇形支脚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8335.1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5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石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联特(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1/00 | 分类号: | A47B91/00;A47B13/02;A47C19/02;A47C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连接片 支脚 侧板 向上延伸 定位孔 支撑管 本实用新型 直角扇形状 弧形过渡 开口向上 直角扇形 磕碰 架杆 | ||
一种扇形支脚,包括一截面为直角扇形状的支撑管,直角扇形支撑管的两直角边上分别连接一连接片,连接片为开口向上的U型槽。连接片包括一底板及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侧板,底板上设有定位孔。连接片包括一底板及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侧板,各侧板上设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的支脚外侧形成弧形过渡,可避免磕碰,且支脚上直接连接两侧架杆,安装更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扇形支脚。
背景技术
常见家具中的支脚结构,例如床脚、桌脚、椅脚等,一般是为方形杆状的支撑支脚结构,连接在床架、桌板或椅座板等下方形成支撑,而方管状的支脚相对于圆管状支脚更方便两侧支撑杆件的连接。
以床脚为例说明,床脚设置在床架中各床角的下方,两侧的床架杆可连接至床脚两侧面上,两相交的床架杆在转角相交处连接。在床架的床角中,对于方形杆状的床脚结构,或是相交连接的两床架杆在相交处形成的转角,拐角处会存在凸起的棱边,人们在经过床角时,容易撞到突出的边角,造成磕碰受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床角中,两侧相交连接的床架杆需要进行连接组合,再连接上床脚,使结构更加复杂,连接上更繁琐,增加了安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形支脚,支脚外侧形成弧形过渡,可避免磕碰,且支脚上直接连接两侧架杆,安装更简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扇形支脚,包括一截面为直角扇形状的支撑管,直角扇形支撑管的两直角边上分别连接一连接片,连接片为开口向上的U型槽。
进一步,连接片包括一底板及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侧板,底板上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连接片包括一底板及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侧板,各侧板上设有定位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将支脚的支撑管设计为直角扇形管体,扇形支脚的外侧面形成过渡的弧形面,可避免支脚产生外凸边造成磕碰受伤。而在支脚形成开口向上的U型槽,两侧的支撑杆件可直接连接其上,使安装更简便,也避免了两侧相交连接的支撑杆件产生具有凸起边的转角,令转角连接处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扇形支脚的第一实施例,该扇形支脚10包括支撑管1及设于该支撑管1上的两连接片2,两连接片2分别可连接支撑杆件。支撑管1的截面为直角扇形状,两连接片2分别设于该直角扇形支撑管1的两直角边上,位于支撑管中两直角边的近顶端处。两连接片2分别为开口向上的U型槽结构,可令连接片的纵向截面为“凵”型,支撑杆件可分别限位并连接在连接片2中。为方便支撑杆件的连接,可在连接片上设置定位孔,连接片2包括一底板21及底板两侧向上延伸的侧板22,可令外侧的侧板22齐平在直角边外侧边内,扇形支脚10位于支撑杆件两侧,在底板21上设有定位孔211,支撑杆件可横向插入连接片2形成的U型槽中,再通过铆钉螺钉等将支撑杆件固定在连接片2上形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联特(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格联特(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8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