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颈枕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69398.9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6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乐途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方艳平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部 侧颈 护颈枕 连接扣 后颈 本实用新型 颈部 一体式结构 支撑作用 下颚 固定扣 可调节 贴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颈枕,包括后颈枕部和位于所述后颈枕部两侧的第一侧颈枕部和第二侧颈枕部,所述后颈枕部与两侧的所述第一侧颈枕部和所述第二侧颈枕部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在所述第一侧颈枕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扣,在所述第二侧颈枕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和所述第二连接扣能够相互连接以形成可调节长度的固定扣。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护颈枕,能够根据用户的颈部尺寸来调节,使得护颈枕的内侧很好地贴合在用户的颈部,提升护颈枕对于下颚的支撑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颈枕。
背景技术
在旅途中,不管是飞机、高铁、大巴或者轿车上,旅客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大难题——睡觉难,头颈部没有东西能够使他垫靠在座椅背上睡觉,时间长了脖子容易歪斜,造成颈部酸疼,极其难受,U型枕是根据人体工学原理专为旅途休息设计的护颈枕,靠在飞机、大巴、高铁、轿车等椅背休息有舒压助眠作用,亦可垫在桌面睡觉,避免对手臂、眼球和脸部神经麻木,也可用于躺着休息。而现有市场上的护颈枕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护颈枕不能很好地贴合在用户的颈部,另外用户在睡觉时护颈枕容易挪动,导致用户的体验度较低。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护颈枕,能够根据用户的颈部尺寸来调节,使得护颈枕的内侧很好地贴合在用户的颈部,提升护颈枕对于下颚的支撑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颈枕,包括后颈枕部和位于所述后颈枕部两侧的第一侧颈枕部和第二侧颈枕部,所述后颈枕部与两侧的所述第一侧颈枕部和所述第二侧颈枕部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在所述第一侧颈枕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扣,在所述第二侧颈枕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和所述第二连接扣能够相互连接以形成可调节长度的固定扣。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扣和所述第二连接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颈枕部和所述第二侧颈枕部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扣的固定位置处位于距离所述第一侧颈枕部的内侧端部第一预定长度处,所述第二连接扣的固定位置处位于距离所述第二侧颈枕部的内侧端部第二预定长度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定长度与所述第二预定长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扣的固定位置处与所述第一侧颈枕部的内侧端部处的距离在7~12c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扣的固定位置处与所述第二侧颈枕部的内侧端部处的距离在7~12c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扣和所述第二连接扣分别包括织带,所述第一连接扣和所述第二连接扣相互连接以通过织带形成可调节长度的固定扣。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颈枕部和所述第二侧颈枕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后颈枕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后颈枕部处、所述第一侧颈枕部和所述第二侧颈枕部处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护颈枕的两侧的侧颈枕部上分别固定连接可以形成可调节长度的固定扣的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自身的颈部尺寸来调节,使得护颈枕的内侧很好地贴合在用户的颈部,提升护颈枕对于下颚的支撑作用,也使得用户在飞机、高铁、大巴或者轿车上睡觉时护颈枕不容易挪动,提升用户的体验度;与此同时,也能够适应更大范围内粗细颈围的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乐途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慈溪乐途旅游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69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贴合性良好不易移位的凉席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