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鼠后鼻孔给药针及大鼠后鼻孔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3551.5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0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许洋;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径部 大鼠 针体 第二管 弯曲部 给药 径部 针头 鼻孔给药器 接头手柄 一体贯通 斜向上 鼻孔 鼻咽 医疗辅助器械 贯通 球面 本实用新型 给药方式 贯通连接 弧形结构 出液孔 出液口 注射器 拉伸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鼠后鼻孔给药针及大鼠后鼻孔给药器,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包括针体、与针体一端贯通相连的针头,以及与针体另一端贯通连接的接头手柄。针体,包括一体贯通成型的第一管径部和第二管径部,且第二管径部的管外径大于第一管径部的管外径;第一管径部为球面拉伸的弧形结构。针头,与第一管径部贯通相连,且具有相对于第一管径部斜向上的弯曲部,弯曲部的前端开设有一出液孔。接头手柄,一端与第二管径部的端部一体贯通相连,且另一端适于与不同类型注射器的出液口连接。通过在针头设计的具有相对于第一管径部斜向上的弯曲部,可以便于实施逆向性给药至大鼠鼻咽各个部位尤其是鼻咽后部的给药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鼠后鼻孔给药针及大鼠后鼻孔给药器。
背景技术
在后基因组时代,大鼠成为了现代医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常用动物之一,是研究疾病发生机制和确定质量方案、验证新型化合物与药标作用的有效性的较好工具,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现有的大鼠灌喂针仅针对大鼠口腔进行灌饲,鼻腔给药主要为微型雾化吸入装置。现有的给药装置给药方向均为顺性给药(沿呼吸道从上到下),无法模拟一部分需逆向性给药的给药方式。而且,灌饲针给药仅到达大鼠口咽或口咽与喉咽交界处,面罩给药药物弥散至大鼠整个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无法局限药物作用。
因此,针对现有大鼠灌喂针存在的问题,设计能够操作逆向性给药的方式对于现有的医学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鼠后鼻孔给药针,旨在解决便于对大鼠后鼻孔逆向性给药至鼻咽各个部位尤其是鼻咽后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鼠后鼻孔给药器,旨在解决便于对大鼠后鼻孔逆向性给药至鼻咽各个部位尤其是鼻咽后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后鼻孔给药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鼠后鼻孔给药针,包括:
针体,包括一体贯通成型的第一管径部和第二管径部,且所述第二管径部的管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管径部的管外径;所述第一管径部为球面拉伸的弧形结构;
针头,与所述第一管径部贯通相连,且具有相对于第一管径部斜向上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前端开设有一出液孔;以及
接头手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径部的端部一体贯通相连,且另一端适于与注射器的出液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径部和所述第二管径部的管内径均为0.6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径部的管外径为1.00mm;以及
所述第二管径部的管外径为2.0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径的弧形结构的弧度适于与大鼠上呼吸消化道生理弯曲度吻合。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外端与所述第一管径部外端形成转角135°的回曲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孔的孔径为0.10mm。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接头手柄适于与注射器的出液口连接的端部开设有一适于注射器的出液口过盈插入的开孔。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接头手柄适于与注射器的出液口连接的端部设有一螺纹段以适于与注射器的出液端螺纹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手柄外壁还设有一适于手持的耳柄。
本实用新型的大鼠后鼻孔给药器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鼠后鼻孔给药器,包括:所述的大鼠后鼻孔给药针,以及与所述大鼠后鼻孔给药针相连的注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35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畜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畜牧养殖用疫病防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