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头及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6593.4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3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贺红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红山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0;F16L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头 冷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头及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冷凝管装置用于对蒸气进行凝结,通常将蒸气通入冷凝管,并在冷凝管外部设置冷却箱,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将冷凝管内的蒸气冷却使其凝结。而现有技术中,冷凝管与蒸气管道的连接处常常出现部分水蒸气冷凝液化而产生液体倒流的情况,使得管道内积水,蒸气输入不顺畅。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头及冷凝装置,可防止蒸气输入口液体倒流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接头,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一空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相连接并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相连接并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连接部位高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连接部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中间连接件为一两端封闭的圆筒,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外壁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连接件底部连接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中间连接件的轴向排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一堵头,所述堵头用于封堵所述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头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件为一O型圈。
还提供了一种冷凝装置,包括蒸气输送管和冷凝管,还包上述的接头,所述蒸气输送管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型连通,所述冷凝管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接头及冷凝装置,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包括一空腔,第一连接件为一弯管,第二连接件为一直管,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中间连接件相连接并与空腔连通,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向下弯曲,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中间连接件的底部相连接并与空腔连通,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冷凝装置包括上述接头和冷凝管,冷凝管与第二连接件相连通。蒸气依次流经第一连接件、中间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从而进入冷凝管中,部分蒸气在该接头中冷凝形成的冷凝液留在中间连接件中,并从其底部的第二连接件直接顺流而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凝管与蒸气管的连接处液体倒流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头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现有技术中,蒸气管道直接与冷凝管连通,蒸气在进入冷凝管道时,二者的连接处会有部分蒸气冷凝液化,产生冷凝液,并倒流至蒸气管道中,使得蒸气管道积水且蒸气输入受阻。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头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同时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接头,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和中间连接件30,第一连接件10用于与蒸气管道输出口(图中未示出)相连通,第二连接件20用于与冷凝管01相连接。蒸气从第一连接件10流入,依次流经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中间连接件30和第二连接件20。中间连接件30为一两端封闭的圆筒,其内部为一空腔31,第一连接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0分别与中间连接件30的外壁32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红山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红山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6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