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时监控的防烧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7888.3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2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锋;牛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北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5/00 | 分类号: | F22B35/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1001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监控 防烧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实时监控防烧干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在工作状态下失去给水补充时,即使切断燃料输入,锅炉内的蓄热量依然会加热烟气,烟气又继续加热锅炉内的受热面,受热面因失去给水补充而得不到冷却,最后超过金属允许的使用温度,这种情况称为干烧。锅炉干烧会导致受热面金属材料永久破坏,造成锅炉设备损坏,带来经济损失。
要避免锅炉干烧,就要保证锅炉有足够的给水供应,直到锅炉冷却到安全温度以下。避免锅炉干烧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是依靠锅炉内剩余的给水进行冷却。另一种是设置应急给水栗,在事故发生时启动该栗向锅炉补水。当汽包积蓄的给水容量不足,或者对于没有汽包的直流锅炉,故障时启动应急给水泵向锅炉补充给水,直到锅炉冷却到安全温度以下。现如今常用的做法是用人力去巡查检修,加大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实时监控防烧干装置,其能够在事故发生之前自动向锅炉补充给水,并能实时的显示锅炉内水蒸气的温度,避免锅炉干烧,并能实时通过无线传输给通讯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实时监控防烧干装置,包括锅炉压力传感器、锅炉温度传感器、水位信号传感器、压力处理模块、温度处理模块、压水位信号处理模块、控制器、报警器、水阀控制器、水箱、水箱放水阀、网络通信模块、无线WIFI收发机、24位ADC模数转换芯片、LCD显示模块;
所述的水箱放水阀与水箱的下部出水管路相连,控制水箱是否放水;
所述的水箱的设置高度高于煤粉锅炉省煤器30厘米;
所述的锅炉压力传感器与压力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测量测量锅炉内饱和蒸汽压力,压力处理模块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压力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所述的锅炉温度传感器与温度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测量测量锅炉内饱和蒸汽温度,温度处理模块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所述的水位信号传感器与水位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测量测量锅炉内液态水的水位,水位信号处理模块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水位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所述的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报警器、水阀控制器、24位ADC模数转换芯片相连;控制器实时监测温度、压力和水位随锅炉运行时间的变化,当温度、压力和水位中的至少一个值超过触发报警的设定值时,控制器判定此时锅炉的运行状态为干烧状态,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器报警,并同时发送信号至水阀控制器,控制水箱放水阀打开,水箱内的水由于重力作用流入锅炉;
所述的网络通信模块输入端通过线圈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网络通信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线圈与无线WIFI收发机相连,用以实时的通过无线WIFI收发机将采集到的锅炉水蒸气温度传输给移动终端;
所述的24位ADC模数转换芯片与LCD显示模块相连,将实时的显示锅炉内水蒸气温度,LCD显示模块显示温度范围300℃-55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方案实现了煤粉锅炉的防干烧保护,方案简单容易实施,通过增加一个水箱和3个传感器就能实现实时监控,对锅炉原系统改动较小,有效预防由于锅炉干烧引起的事故,并能实时的通过无线装置,将锅炉内水蒸气温度传递给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实时监控防烧干装置,包括锅炉压力传感器、锅炉温度传感器、水位信号传感器、压力处理模块、温度处理模块、压水位信号处理模块、控制器、报警器、水阀控制器、水箱、水箱放水阀、24位ADC模数转换芯片、LCD显示模块;
所述的水箱放水阀与水箱的下部出水管路相连,控制水箱是否放水;
所述的水箱的设置高度高于煤粉锅炉省煤器的设置高度;
所述的锅炉压力传感器与压力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测量测量锅炉内饱和蒸汽压力,压力处理模块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压力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所述的锅炉温度传感器与温度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测量测量锅炉内饱和蒸汽温度,温度处理模块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所述的水位信号传感器与水位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用于测量测量锅炉内液态水的水位,水位信号处理模块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水位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北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北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78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