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手指运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9428.4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7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王文安;郑一峰;应凯健;李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训练 上下 交错 运动 手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指运动器,特别是一种带有凸轮运动的手指运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各种手指运动器,大多为机械类且结构较为复杂,但结构简单精巧亦能实现功能的并不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带有凸轮的手指运动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训练四指上下交错运动的手指运动器,包括底座,上盖,主轴,食指凸轮,中指凸轮,无名指凸轮,小拇指凸轮,圆环,推杆,螺钉,销,螺栓,垫片,螺母,轴承,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由一底面和两侧面构成,一侧面有一盲孔,另一侧面有一通孔,且上部有四个通孔;所述的上盖为倒“U”型,上面有四个分布均匀的通孔,底部有四个通孔;所述的主轴为带柄的“Z”型,一端有一通孔且长轴部分带有凹槽;所述的食指凸轮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中指凸轮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无名指凸轮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小拇指凸轮为椭圆形,上有一通孔,两侧面内有一对对称的凹槽,一侧面上有两个凸台,最上面的凸台上有四个分布均匀的螺纹孔;所述的圆环底部有一外螺纹的轴;所述的推杆为倒“T”型,且顶部有一螺纹孔。
所述的主轴穿过底座侧面的通孔且架在另一侧面的盲孔上,与轴承过盈配合,相对底座可以转动;所述的食指凸轮、中指凸轮、无名指凸轮、小拇指凸轮分别固定在主轴上,由主轴带动转动;所述的圆环通过外螺纹轴与推杆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的推杆通过上盖的四个通孔,与上盖的四个通孔构成移动副,且底部分别嵌入食指凸轮、中指凸轮、无名指凸轮、小拇指凸轮的凹槽内,构成高副,从而实现推杆的上下运动。
所述的螺钉有四个,穿过食指凸轮、中指凸轮、无名指凸轮、小拇指凸轮最上面凸台上的一个螺纹孔固定在主轴上;所述的销有一个,穿过主轴的通孔固定在底座和主轴上;所述的螺栓、垫片、螺母各有四个,通过底座和上盖的四个螺纹孔使得底座和上盖相固定;所述的轴承有两个,与底座侧面的盲孔和通孔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益在于:设计巧妙,结构合理,且四指可以得到有效锻炼,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凸轮和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和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轴承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上盖,3主轴,4食指凸轮,5中指凸轮,6无名指凸轮,7小拇指凸轮,8圆环,9推杆,10螺钉,11销,12螺栓,13垫片,14螺母,1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未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9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体向上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康复锻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