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蓝牙交通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9533.8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张丽岩;张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牙 交通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段交通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蓝牙交通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检测设备,如视频,地感线圈,微波,存在很多劣势。传统的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是目前交通领域应用最广泛检测器,但系统费用较高,设立和维护都需要挖掘路面,费时费力并且影响交通。视频交通车辆检测系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交通目标检测的计算,是目前高速公路车辆检测技术之一,但图像处理的实时性较差、对现场照明条件要求高、价格高、对快速运动物体的检测精度差。微波监测系统,测量方式在车型单一,车流稳定,车速分布均匀的道路上准确度较高,但是在车流大、车型杂的情况下,测量精度会受很大的影响,而且安装困难,价格昂贵。传统车辆检测设备有投资大、施工难、使用和维护成本高、信息采集范围和质量差,往往无法满足高速公路路网全方位可视、可测、可控的要求等诸多不足。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2563687U)公开了一种蓝牙交通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包括机盒和设置在机盒上部的太阳能发电板,机盒与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导线连接;机盒内部有微控制器、蓝牙芯片、蓝牙天线、蓄电池;其中蓝牙芯片配合车载的蓝牙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检测设备存在的施工难、受环境影响大、使用和维护成本高、信息采集范围和质量差等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还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内的没有带有蓝牙的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的蓝牙没有打开,则无法实现蓝牙芯片与车载蓝牙设备的配合,也就无法检测到路面行驶车辆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蓝牙交通检测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蓝牙交通检测设备,包括内设第一蓝牙装置的车载单元、多个感知单元和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车载单元,设置在车辆内,用于向所述感知单元发送至少包含车辆身份信息的车辆信息和所述第一蓝牙装置的地址;
所述多个感知单元,沿道路分布设置,用于接收所述车辆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
所述综合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车辆信息分析车速、车辆位置和/或车流信息;
所述感知单元包括微控制器、第二蓝牙装置和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供电电源,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综合管理平台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蓝牙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一蓝牙装置配对连接车辆信息及第一蓝牙装置的地址发送到微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感知单元还包括与微控制器连接的蓄电池和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太阳能发电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蓝牙装置为主设备,所述第一蓝牙装置是可以为所述第二蓝牙装置提供免提服务的从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ATmega28。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单元还包括中央控制器和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屏和存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控制器与车辆内安装的测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牙交通检测设备,包括内设第一蓝牙装置的车载单元、多个感知单元和综合管理平台:所述车载单元,设置在车辆内,用于向所述感知单元发送至少包含车辆身份信息的车辆信息和所述第一蓝牙装置的地址;所述多个感知单元,沿道路分布设置,用于接收所述车辆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综合管理平台;所述综合管理平台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车辆信息得到车速、车辆位置和/或车流信息;所述感知单元包括微控制器、第二蓝牙装置和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供电电源,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综合管理平台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蓝牙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一蓝牙装置配对连接车辆信息及第一蓝牙装置的地址发送到微控制器,该技术方案为基于蓝牙技术的路段检测设备具有环境适应性强、计数准确而快速、安装容易、不影响道路状况等特点,同时其较为低廉的价格也便于普及利用,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交通检测设备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9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