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NFC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1972.2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0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余先伦;余玉彬;傅荣;赵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fc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FC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工作频率为13.56MHz,但是使用这种手机支付方案的用户必须更换特制的手机。目前这项技术在日韩被广泛应用,他们的手机可以用作机场登机验证、大厦的门禁钥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现有的NFC通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提供天气温度和空气质量数据信息,功能单一;如果环境偏暗的情况下,使用者看不清NFC感应区域,容易识别错误。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NFC通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提供天气温度和空气质量数据信息,功能单一;如果环境偏暗的情况下,使用者看不清NFC感应区域,容易识别错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NFC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NFC通信装置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的表面镶嵌安装有NFC感应区,所述机壳的上端镶嵌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机壳的下端镶嵌安装有背光灯;
所述机壳的两侧壁上镶嵌安装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背光灯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背光灯的控制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NFC感应区的左侧镶嵌安装有温度检测仪,所述NFC感应区 的右端镶嵌安装有空气质量检测仪;所述机壳的背面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温度检测仪和空气质量检测仪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报警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NFC感应区的外表面粘贴有多个荧光条。
进一步,所述机壳的外表面粘贴有防水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NFC通信装置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的亮度,并对背光灯的开启进行控制;通过设置温度检测仪可以显示检测的当天温度信息;设置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可以显示检测的当天空气质量数据;同时在NFC感应区设置的荧光条可以在环境光弱的情况下提供反光,方便使用者准确感应;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NFC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温度检测仪;3、空气质量检测仪;4、NFC感应区;5、荧光条;6、太阳能电池板;7、光线传感器;8、背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NFC通信装置设置有机壳1,所述机壳1的表面镶嵌安装有NFC感应区,所述机壳1的上端镶嵌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机壳1的下端镶嵌安装有背光灯8;
所述机壳1的两侧壁上镶嵌安装有光线传感器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与背光灯8的供电端电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与背光灯8的控制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NFC感应区4的左侧镶嵌安装有温度 检测仪2,所述NFC感应区4的右端镶嵌安装有空气质量检测仪3;所述机壳1的背面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温度检测仪2和空气质量检测仪3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报警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NFC感应区4的外表面粘贴有多个荧光条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机壳1的外表面粘贴有防水薄膜,通过防水薄膜的安装,有效的避免了水气进入即可内部,避免各电器元件受潮。
太阳能电池板6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存储,为各电器元件提供电力供应,满足了各种场合的安装需求;通过光线传感器7对机壳1周围的环境亮度进行检测,实现对背光灯8开关的控制;在背光灯8还未亮起的情况下,还可通过荧光条5确定NFC感应区4的位置;同时,使用者通过温度检测仪2获取当天温度信息;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仪3获取当天空气质量数据,在检测数据超出设定值的情况下,通过报警器实现报警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1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智能载波电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量跟瞄系统干扰抑制带宽的装置